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3179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8日
第1页
第6页
第20页
第28页
第34页
第51页

    参见附件(1292KB,217页)。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这是一本关于爱情家庭相关的生活类,书中从恋爱到结婚的各种细节内容全部都写了,对于未婚者都可以仔细的看看。

    恋爱时不折腾书籍介绍

    本书完全跳出了两性指南的范畴,从心理学的视角对我们的情感出了耳目一新的分析和解读,追根溯源,深刻剖析童年时代对一个人心理的深层影响,让我们顿悟,原来,许多爱情中的偏执,婚姻中的矛盾,两性相处时的痛苦,婆媳关系里的纠结,都与我们童年时的家庭环境与教育息息相关。

    相比那些药方系,毒舌系,温情系,棒喝系的书,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实用理性的身心灵读本,它将帮助天下女性更好地驾驭感情,经营家庭,从而获得天长地久的幸福。

    幸福,会让女人的青春走得更远。

    恋爱时不折腾作者资料

    曾子航,情感类书作家。

    七零后生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过日报记者、电台DJ、和广州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主持人、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佳*有约》节目主持人,以及内地网络原创情感节目《情感蜜电码》主持人,现担任很多电视台谈话节目、情感节目和相亲节目的主谈嘉宾、心理专家。

    喜欢博览*书,对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电影多有涉猎。代表作《男人是野生*物,女人是筑巢*物》(被评为2009年度网“十大网友*阅读的书奖”)、《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上市一周年突破30万册,为近五年的两性情感图书)

    恋爱时不折腾主目录

    第一章 “文化潜意识”深深影响了中国男人的情爱心理

    一、婆烟天系实际上折射出的是母子关系

    二、中国的男人普遍缺少“青春期”

    三、婚姻中可怕的“情感失语症”

    四、男人的处女情结和恋母情结其实是一回事

    第二章 “童年潜意识”是我们在跟父母的关系中逐步形成的

    一、一个人对自我的最初认识,来自他的母亲

    二、中国男人越来越柔弱跟父爱整体“缺失”有关

    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

    四、懦弱的丈夫大多是被强悍的母亲培养出来的

    五、我们选择伴侣,其实是选择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父母形象

    第三章 家庭和成长对我们人格的潜在影响

    一、不健全的家庭走出的一定是人格不健全的孩子

    二、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在“复制”父母的家庭模式

    三、心理未曾充分成长的人会在婚姻中寻找另一个“爸妈”

    四、父母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给孩子足够的爱与尊重

    第四章 一个人自我价值的高低将决定他的幸福指数

    一、自我价值是我们给自己的幸福大厦建造的第一块砖

    二、盲目跟他人攀比是导致一个人自卑的根源

    三、爱的能力需要从小培养

    四、自爱是一个女人获得美满爱情的先决条件

    五、如何走出沉沦走向新生?强悍的自信心很重要

    恋爱时不折腾文摘

    千百年来,婆媳关系成了困扰中国家庭典型的老大难问题,简直比拆迁户跟开发商的关系还要紧张,比巴以冲突还要尖锐。

    其实,婆媳之所以成了天敌,是因为当事人都忽略了问题的实质,婆媳系不仅仅是一个二元对立关系,而是婆婆、媳妇和儿子的三角关系,这个三角关系的核心是儿子。换句话说,婆媳关系实际上折射出的是母子关系。我认为,要想深入地了解中国男人,必须先从中同男人的代际关系入手。

    每个人与父母的关系,叫代际关系。我们的性格都是在跟父母的相处中逐渐形成的。

    中国人的代际关系跟西方人的代际关系是截然不同的,这也形成了中国人和西方人迥异的性格特征。尤其是中国男人,他们的普遍人格与他们跟父母的代际关系息息相关。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截图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 曾子航著;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9

    ISBN 978-7-5086-2969-8

    Ⅰ恋…Ⅱ曾…Ⅲ成功心理-女性读物 Ⅳ.B848.4-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59688号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

    ——————————————————————————————————

    作者:曾子航

    策划推广:中信出版社(China CITIC Press)

    出版发行: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4号富盛大厦邮编100029)

    (CITIC Publishing Group)

    承 印 者:北京京师印务有限公司

    字数:180千字

    版次:2011年9月第1版

    书号:ISBN 978-7-5086-2969-8G·728

    定价:29.80元目 录

    序言:谁在操纵我们一生的幸福?

    1 谁让我们的爱无能为力?

    2 爱是童年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3 如果一个人总在爱情或婚姻中屡遭挫折,他要从童年潜意识中寻找原因

    4 文化潜意识和童年潜意识是开启我们一生幸福的两大密码

    第一章 “文化潜意识”深深影响了中国男人的情爱心理

    一、婆媳关系实际上折射出的是母子关系

    二、中国的男人普遍缺少“青春期”

    三、婚姻中可怕的“情感失语症”

    四、男人的处女情结和恋母情结其实是一回事。

    第二章 “童年潜意识”是我们在跟父母的关系中逐步形成的

    一、 一个人对自我的最初认识,来自他的母亲

    二、 中国男人越来越柔弱跟父爱的整体“缺失”有关

    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

    四、 懦弱的丈夫大多是被强悍的母亲培养出来的

    五、 我们选择伴侣,其实就是选择我们心中理想的父母形象

    第三章 家庭和成长对我们人格的潜在影响

    一、 不健全的家庭走出的一定是人格不健全的孩子

    二、 我们总是在不自觉中“复制”父母的家庭模式

    三、 心理未曾充分成长的人会在婚姻中寻找另一个“爸妈”

    四、 父母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给孩子足够的爱与尊重

    第四章 一个人自我价值的高低将决定他的幸福指数

    一、自我价值是我们给自己的幸福大厦建造的第一块砖

    二、盲目跟他人攀比是导致一个人自卑的根源

    三、爱的能力需要从小培养

    四、自爱是一个女人获得美满爱情的先决条件

    五、如何走出沉沦、走向新生?强悍的自信心很重要明星推荐

    一个合格的完整的人,一定要有爱与被爱的能力。达到并保持这种

    状态,是需要学习的。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 黄健翔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爱,不过爱不是从天而降的,它既来自父母的

    给予,也来自我们后天的修为,看看曾子航的这本新书,会让你收获点

    什么。

    ——当红影视明星 黄晓明

    独到的见解,细腻的文笔,尖锐的观点,子航老师以他个人均衡的

    男女能量又写了一本剖析男女情感的佳作。这次他以潜意识和我们原生

    家庭为主轴,娓娓道来这些动力之间的冲突对我们感情世界造成的影

    响,当然,还有最实用的应对之道,改变之法,我个人强力推荐这本内

    容丰富又实用好看的书!

    ——身心灵畅销书作家 张德芬

    一直都希望做“完美”女人,并付诸实际行动来实现。精读曾子航所

    著的情感系列之后,才知男女眼中的完美有如此的不同,人生,就是不

    断修正自我的一个过程。

    ——著名歌唱家 汤灿

    若想被爱,先要施爱,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

    园丁。

    ——著名影视红星 孙菲菲尽管曾子航以心理学剖析男女“关系”,但说到“爱”这个层次,他能

    跳出传统心理学的框架,确定“爱与尊重”是扭转“爱无能”的基础,展示

    了他写爱的理论的深度。

    ——香港著名心性治疗师、作家、生命管理顾问

    素黑

    希望更多的中国女性能够读到这本好书,让自己幸福,就是对这个

    世界最大的爱。

    ——全球超级畅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作者

    约翰·格雷为什么如此之多的“三高女性”自觉选择了充当“齐天大剩”?为什么

    来相亲的男人和女人都很优秀,却少人牵手、孤单离场?为什么男人们

    女人们越来越像两条平行线,彼此倾慕却无法交集?或者即便相交,结

    成眷属,却只是构成了一个大大的“╳”,开始于误会,终结于错误,渐

    行渐远,无可奈何地忍受孤独?序言

    是谁在操纵我们一生的幸福?(一) 谁让我们的爱无能为力?

    在风靡一时的魔幻巨著《哈利?波特》中,平凡的小孩子哈利?波

    特,仅仅因为母亲临终前在他额头上留下的一吻,就拥有了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超能力:爱。

    爱,让他有勇气对抗威力无比、令善良的巫师和人类闻风丧胆的伏

    地魔。

    在科幻电影《骇客帝国》中,救世主尼奥迷失在电脑制造的母体空

    间中,濒临死亡,也是他的爱人崔尼蒂在真实世界中的一吻,让救世主

    尼奥从死亡中复活。

    这不仅仅是传说,在真实的世界中,有人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呼唤,唤醒了沉睡多年、已经成为植物人的爱人。

    爱,发自世界上最柔软的心灵,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

    可是,这武器在现代社会中,却有点像段誉手中的六脉神剑,时灵

    时不灵,想让它来时,它偏不来,没想让它来时,它却用它无处发泄的

    威力,伤害我们自己的心。

    我们的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不久前,一家大型婚恋网站公布了《2010-2011年中国男女婚恋观

    调查报告粉皮书》,洋洋洒洒长达5万字,对过去一年国人在婚恋、择

    偶方面的心态和价值变化进行了一次综合评估,报告中提到:越来越多

    的学历高、层次高、收入高的“三高女性”难以找到如意郎君,很多电视相

    亲节目在收获了高收视率的同时,却并未撮合出太多令人满意的情侣,还有层出不穷的婚外恋,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也让我们禁不住的扼腕叹息

    ——

    为什么如此之多的“三高女性”自觉选择了充当“齐天大剩”?为什么

    来相亲的男人和女人都很优秀,却少人牵手、孤单离场?为什么男人们

    女人们越来越像两条平行线,彼此倾慕却无法交集?或者即便相交,结

    成眷属,却只是构成了一个大大的“╳”,开始于误会,终结于错误,渐

    行渐远,无可奈何地忍受孤独?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们患了“爱无能”症。

    “爱无能”是近年在网络上、在都市白领中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汇,那

    么,究竟什么是“爱无能”呢?“爱无能”的典型症状又有哪些呢?

    这些在爱中痛苦的人们,让我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一个著名的形

    象,一位经典的“爱无能”症患者: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

    在希腊神话中,著名的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是“忧伤”和“孤独”的象

    征。他曾经自作多情,爱上了海神之子的女儿加拉蒂。每天,这个有点

    像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模样的丑八怪,总爱悄悄躲在林子里,窥视那

    位“皮肤像奶一样白”的美丽姑娘。可是,巨人的梦破灭了,他的梦中情

    人喜欢上了一名无忧无虑的牧羊少年。巨大的失望之下,波吕斐摩斯嚎

    啕大哭,独自一人跑到荒芜的伊萨卡岛,面对茫茫大海和无尽苍穹独自

    吞下失恋的苦果,在孤寂和痛苦中,一个伟大的具有建设天赋的巨人

    族,变得越来越变得生猛残暴,没有救赎,没有解脱,他成了食人族。

    特洛伊战争结束之后,希腊智者奥德修斯率领兄弟们踏上了漫漫十

    年的还乡路。途经伊萨卡岛时,他和他的同伴们被独眼巨人抓住,聪明

    的奥德修斯欺骗巨人,说他的名字叫“没人”,还设计戳瞎了巨人的独

    眼。当巨人痛苦地在地上哭号翻滚的时候,同伴们跑来营救,问是谁伤

    害了他。独眼巨人大喊:“‘没人’伤害我!‘没人’伤害了我!”同伴们嘲

    笑他:“没人伤害你,你还喊什么?”

    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于是陷入了更深的孤独和痛苦中:在因爱而

    忍受的悲伤之外,还有因伤痛而导致的彻底的迷失和盲目。

    每当我想到这个故事,每当我听到更多的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们跟

    我倾述的他们的情感经历,我都会悚然而惊,原来,这才是“爱无能”的

    根源:不圆满的爱曾伤害我们,使我们忧伤甚至暴戾;更可怕的是,不

    圆满的爱,还会使我们盲目而且迷失;最痛苦的是,我们往往并不知道

    是谁在伤害我们和我们的爱,大多数的朋友们在表述自己挫折的情感经

    历的时候,他们多数都很困惑,就像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他们不知道

    什么在伤害他们,是什么使他们痛苦。

    “没人伤害我!”

    “没人伤害我!”波吕斐摩斯的哭号、迷失和和盲目,活脱脱地预示了现代人的精神

    困境。

    在我的这本书中,我想做一个大胆的尝试,我想帮助那些跟独眼巨

    人波吕斐摩斯一样,在痛苦和孤独中煎熬和迷失的现代人,掀开“没

    人”的面纱、拆穿“没人”的诡计,让我们知道,到底是谁在伤害我们和

    我们的爱?是谁操纵了我们一生的幸福?又是谁使我们的爱无能为力?

    这本书是我的情感系列图书的第三部,在我的前两本图书《男人是

    野生动物,女人是筑巢动物》和《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中,我尝试

    破译男女两性密码,希望帮助渴望爱或者在爱中迷失的朋友们解读生命

    中的另一半。

    《女人不“狠”,地位不稳》出版上市以后,我收到了很多热心读者

    的来信。在书中,我揭示出男人最爱的不是美女,不是淑女,而是一种

    思想上深藏不露、性格上捉摸不透,行动上飘忽不定的女人,我把这种

    女人称之为“三不女人”。我认为只有这种女人才能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

    无往而不胜。有很多读者朋友觉得我在书中提出的“三不女人”的观点很

    新鲜,也很实用,改变了她们对待爱情、婚姻,特别是对待男人的态

    度。但是也有一些女性读者跟我坦言:“‘三不女人’是很好,很完美,对

    男人也会保持一种永恒的吸引力。但是我做不到。”为此,我专门回信

    问过一些读者缘由,她们的回答如出一辙:“因为你在书中举的无数鲜

    活的案例告诉我们,‘三不女人’首先要自信,在男人面前拿得起放得

    下。而我偏偏没那份自信,我总是怕失去他,怕失去这份爱,所以我无

    法像你提到的‘三不女人’那样潇洒自如”。这实际上是涉及到了另外一个

    问题:

    当我们感受到幸福即将来临时,我们该如何把握住?“三不女人”可

    以在弹指一挥间,把幸福握到手中,而一些不自信的男人和女人,或者

    对幸福从来不敢抱任何奢望的人则无能为力,听任幸福从自己的指尖溜

    走。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实也是一种“爱无能”的表现:想去爱,但却

    又无能为力。(二) 爱是童年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爱的能力从何而来?在这本书中,我尝试揭示影响爱的能力的几个

    重要因素。

    很重要的一点:爱的潜能来自我们的童年经历,我们最初是从父母

    或者最亲的长辈那里获取爱的源泉。爱,是童年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

    物。

    国内外心理学家普遍承认,一个人的童年以及他从小成长的家庭环

    境、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会构成他的童年潜意识,这种潜意识一旦逐步

    形成、固定下来,将会对他的性格、人格、择偶观、人际关系、感情模

    式、乃至对待恋爱、婚姻、家庭的态度形成深远的影响。换句话说,一

    个女人喜欢什么样的男人,一个男人会娶什么样的老婆,他们恋爱也

    好,结婚也罢,他们将来如何抚育子女,都跟他们的童年息息相关。我

    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性格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不否认一个人的

    性格有一些先天的因素,但他的童年经历绝对是打造他性格的最重要的

    条件。哪怕这种童年的经历已经过去,却会变成一种潜意识隐藏在他的

    内心深处,无所不在,潜移默化。如果他的童年是幸福的,那么他的童

    年潜意识也是一片阳光,如果他的童年有阴影或者存在太多不愉快的经

    历,那么他的童年潜意识也一定是乌云密布的。每当他跟恋人、配偶出

    现争执或面临择偶、结婚的关键时刻,他的童年潜意识就会像半路杀出

    的程咬金一样猛然闪现,成为二人世界的拦路虎,也给彼此造成莫名的

    伤害和痛苦。

    比如说,一位母亲由于莫名的烦躁,对孩子的不上进感到焦虑,经

    常指责孩子,并对孩子说:“你瞎了吗?这样的东西都看不见?”或

    者“你聋了吗,我讲的话你都听不进去?” 做母亲的也许估计不到,她这

    种指责会像一只看不见的蚊子,钻进孩子的潜意识当中,可以预见的

    是:这个孩子将来在他的视觉或听觉方面肯定会有心理障碍,或者是听

    不清充足的音色,或者是看不全充足的颜色。这就是童年潜意识影响下

    的后果。总是,父母不经意说出的一些话甚至口头禅,都会对孩子的童

    年潜意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说了半天童年潜意识,也许有人会忍不住对潜意识产生很多疑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听到潜意识的各种说法,那么究竟什么是潜

    意识呢?潜意识是奥地利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其代表作《精神分析

    学》中首先提出的,是指潜藏在我们意识底下的一种神秘力量。所谓意

    识,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对世界,对周围人和事的一种根本看法。至于

    潜意识的观念则是遭受过压抑而被排斥于意识领域之外的。比如引起羞

    耻感的负罪感、卑劣感、童年创伤、不愉快的经历、性欲、攻击欲等,这些东西在意识里面很难被容纳,一旦进入到意识领域,就会引起人的

    极度焦虑,因此必须压抑到潜意识领域,不让它冒头。但被压抑的内容

    并非心甘情愿存在于潜意识当中,他们如同一只被囚禁起来的野兽,还

    是野性难驯,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就会忍不住闯到意识领域来。

    国内外的很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意识仿佛一座冰山,露出水

    面的30%是意识,是我们所知道的部分,水下的70%则是潜意识,我们

    并不完全知晓,它却构成了我们最重要的心理世界。我们绝大多数的行

    为举止,其实都是潜意识作用下的结果,但我们自己又并不知晓。

    在日常生活中,潜意识就像空气中的尘埃一样无处不在,它总会在

    不经意之间侵入我们的意识,干扰我们的思维,甚至左右我们的判断。

    比如:一个新郎驱车前往婚礼现场的路上,错把绿灯当成红灯,这

    让他惊惶失措,为什么新郎会把绿灯看成红灯呢?仅仅是个简单的失误

    吗?后来才知道,他其实是对结婚犹豫不决,新娘是父母介绍的,他并

    不喜欢,只不过为了遵从父母的意愿,他被迫答应了,他把绿灯看红

    灯,其实是一种潜意识的作用。意识上他选择结婚,潜意识却在悄悄提

    醒他:这段婚姻不合适。虽然婚礼照常举行了,但他们之间并不和谐,婚后不到三年,他们就选择离异了。

    比如:一个女孩对同一单位比她大20多岁的一个中年男人产生了强

    烈的好感,没多久两人走在了一起,当身边的其他同事对此感到难以理

    解的时候,女孩道出了缘由:她觉得他长得像她的父亲。原来,父亲从

    小待她很好,可惜8岁那年父亲去世,她从此失去了父爱。在潜意识

    中,她是把她当成了她去世多年的父亲,她喜欢他其实是在寻找父爱的

    替代品。

    再比如:一个30出头的独立创业的女老板禁不住一个比她小8岁的

    男大学生的猛烈追求,彼此相爱了。但没多久,这位男大学生就受不了

    了,因为周围全是异样的眼光:你找一个这么有钱的女老板,你是不是

    吃软饭的?你还算一个男人吗?而女老板跟他在一起,由于年龄、地

    位、收入的巨大差距,也总觉得缺少安全感,很快,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其实,这也是潜意识的作用,这种潜意识不是来自于两个人过去经

    历的干扰,而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深远影响:男女择偶,男方一定要比女

    方强,否则感情基础就不牢靠。这是一种文化潜意识,包括在很多婚恋

    相亲节目中,女方择偶的条件大多数都是向上看的:必须比她年龄大、必须比她个子高、必须比她挣得多,这也是男尊女卑这种传统观念的一

    种潜在影响。

    以上几段案例都是我在情感咨询中遇到的。

    由此可见,潜意识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它就像一个冲洗胶片的暗

    房,你外在的生活状态,都是从这个地方冲洗出来的。如果把你的意识

    比喻成一部相机,而你的潜意识就是感光底片,你会在上面留下画面。

    一个人在他的潜意识里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他就会变成什么样。

    很大程度上,潜意识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决定了我们是快乐还是痛苦,是幸福还是不幸?如果我们的童年一直不幸,童年潜意识就会把这种不

    幸敲到我们的心灵键盘中,我们就一直被这种不幸所缠绕,哪怕真正遇

    到了我们所爱的那个人,我们也会思前想后、裹足不前,即便两个人走

    在了一起,我们也会患得患失、诚惶诚恐,有的伴侣总喜欢挑剔对方,有的伴侣总怀疑对方不忠,有的女人总是爱的死去活来,好似飞蛾扑

    火,有的男人总是喜欢不停地追逐异性,就像蜜蜂采蜜一样,追根朔

    源,都是童年潜意识作用下的结果,只要刨根问底,他们大都有着不幸

    的童年。

    童年对我们一生的影响实在深远,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海音曾说过一

    句诗意盎然的话:“每个人生理上的童年终将消逝,但心灵的童年总会

    伴随终生。”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段话很美很诗意,但心理学的角度

    来分析,这段话是把双刃剑,如果你的童年幸福,你的童年潜意识一生

    都会给你传达幸福和快乐的信号,反之,你的童年不幸或者存在太多遗

    憾,你的童年潜意识会时时刻刻在敲打你:“你是不幸的,你没人爱,你一无是处!”渐渐的,你会把不自信的种子深深埋在你的心中,哪怕

    你将来恋爱了,结婚了,你总是不满足,你总是在猜忌,你总爱瞎折

    腾,因为你的内心一直像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你总是吃不饱穿不暖,你

    的内心从未长大。包括世界上很多著名的作家、画家、导演、影星,他

    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成就,但在婚姻生活中却总是难逃

    失败的噩运,倘若细究原因,他们的童年都曾经那样的不堪回首,他们

    从小都没得到过父母足够的关爱,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了也不知道什

    么是爱,更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于是他们无一例外变成了“爱无能”。(三)如果一个人总在爱情或婚姻中屡遭挫折,他要从童年

    潜意识中寻找原因

    在这里,我想举大家非常熟悉的玛丽莲·梦露为例,看看一个人的

    童年是如何影响她一生的幸福。

    金发、碧眼、红唇,浅浅的微笑,以及被风吹起的白色裙子,已经

    成了玛丽莲·梦露的永恒印记。在美国乃至西方世界,玛丽莲·梦露这个

    名字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宛若夏日里怒放的一朵白色牵牛花,总是让人心旷神怡。尽管梦露离开人世已经快五十年了,尽管好莱坞出

    产的美女灿若星河,唯独梦露却青史长存,独享“性感女神”的美誉,让

    一代又一代的影迷在“万紫千红中,始终只爱她这一朵”。应该说,是她

    改写了美的定义,是她颠覆了传统的道德标准,是她给人类增添了一个

    令人无比遐想的词汇——性感。无论你拥有何等的肤色,无论你属于什

    么样的种族,无论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哪怕仅仅是面对她一张艳

    照,都会或多或少被她迷住――

    这就是梦露独一无二的魅力。在她现存的几乎所有的玉照中,我们

    都可以看到被定格在一瞬间的梦露是如此得阳光明媚,脸上始终洋溢着

    那种稚气的梦想,嘴角总是绽放着少女般纯净的微笑,对梦露生平不甚

    了解的读者也许会认为,这个女人从小一定衣食无忧、生活安逸,是上

    帝的宠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错了!梦露还没出生父亲就不辞而别,母亲很快就患上了精神病。换言之,梦露的童年非常不幸!

    6月1日出生的玛丽莲·梦露虽然总是在银幕上露出婴儿般纯真的笑

    脸,生活中却从未享受过一天儿童节的欢乐。她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两岁时一场疾病差点死掉,三四岁时,母亲由于始终无法接受父亲离去

    的事实,精神状况越来越不稳定,生活上又捉襟见肘,不得不把她送给

    别人抚养。那时候的小梦露就像个“行李儿童”,被人像皮箱一样从一个

    家庭“拎”到另一个家庭,先后在10个不同的家庭里长大。别的孩子流连

    于童年的欢乐,她已尝到颠连困苦的滋味。后来,一对收养她的英国夫

    妇把她送进了孤儿院。在那里,她饱受了生活的辛酸。以至于在她成名

    以后,她去一家孤儿院访问,居然触景生情,忍不住失声恸哭了起来,之后她向这家孤儿院捐款时还动情地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在孤儿院里

    住过,知道肚子饿是什么滋味。”

    梦露在16岁进入第一段婚姻之前,几乎都是在寄人篱下间度过的。从没见过亲生父亲的梦露,常常幻想父亲的长相,甚至想象自己是有父

    亲疼爱的小女孩。梦露在自传里曾经提起这样一件事:“那时候我还很

    小,有一天妈妈抱起我,指着一张相片说,戴着帽子留着小胡须的男

    人,就是我的亲生父亲。”

    根据梦露的说法,她的生父长得非常像在《乱世佳人》中扮演白瑞

    德的好莱坞电影皇帝克拉克·盖博,或许这可以解释为何梦露后来在和

    克拉克·盖博合演电影《乱点鸳鸯谱》时,传出迷恋后者的绯闻。 很显

    然,在潜意识中,她把他当成了自己从未谋面的父亲。梦露16岁就把自

    己嫁掉,后来她总是爱上比她年长很多的男人,都是这种童年缺少父爱

    给她造成的巨大心理缺憾。

    应该说,童年的不幸是梦露终生缺少安全感的根源。很多童年不幸

    的孩子长大以后都无法过上正常而稳定的感情生活,哪怕他工作再努

    力,事业再辉煌,也无法填补他情感世界的空虚和无奈,尽管银幕上的

    梦露声名显赫光芒万丈,举手投足倾国倾城,让无数男人为之疯狂、迷

    醉;银幕下的梦露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恋专家”、“感情牺牲品”。她

    生平的3次婚姻均以失败告终,包括与当时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之

    间“才子佳人”式的绝配,等待她的也是“以泪洗面”的悲剧收尾。除此之

    外,她还跟20多个各式各样的男人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感情纠葛。其实,这个全世界最性感的女人并非水性杨花,她也想拥有一份持久的爱,但

    她却不懂得什么是爱,也不会去爱。因此她总是陷入一段又一段感情的

    漩涡当中,希望也总是伴随着失望,据说在她生前最后一次接受的采访

    中,她坦承自己一直希望有个男人爱她,她也全心全意爱着对方,可

    惜,这个男人她一生都没遇到。在她以特殊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的那一

    天,没有相伴左右的亲人,没有爱她的男人,没有巨额的遗产,终其一

    生,除了美丽的身体,这个女人一无所有――这个银幕上总演喜剧来取

    悦观众的“性感女神”最终却以悲剧结束了自己短暂而灿烂的一生。

    对于梦露的悲剧,过去我们更多是从好莱坞商业体制对一个明星的

    戕害这个角度来解读,其实,她的悲剧在心理学上也非常典型:不幸的

    童年像个巨大的影子,一直笼罩着她的一生,无论她曾经多么的辉煌灿

    烂,那个童年被父母遗弃的小女孩总是躲在内心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默默哭泣,让她好似被诅咒了一般,始终无法走出童年的创伤。心理学

    告诉我们,小时候被父母送出去,像行李儿童一样被多个家庭收养的孩

    子,长大以后也很难拥有一段长久的感情,在潜意识中,她会认为自己

    很快会被对方抛弃,就跟小时候总是被不同的领养人抛弃一样,这也是梦露感情和婚姻总是频频触礁的心理因素。某种程度上,梦露也是一

    个“爱无能”。

    从梦露的悲剧人生出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如果一个人(无论男女),总是在爱情和婚姻中屡遭挫折,那么他

    (她)应该从他(她)的童年潜意识中去寻找原因。其实,一个给人感

    觉不够自信的人,甚至非常自卑的人,他的童年潜意识一定残存了不少

    负面的记忆,让他总是被这些记忆羁绊,就像一匹负重过多的马总也跑

    不快是一个道理。反之,童年幸福的人,童年潜意识一定也会给他提供

    足够自信的营养。

    过去两性关系和亲子关系一直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领域。前者归入

    婚恋情感,后者则属于家庭教育。但随着近年我对情感问题的研究深

    入,我发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为深层次的两性情感问题都可追

    溯到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尤其是他(她)跟父母的关系。亲子关系处理

    不好的人,长大以后一定无法很好的面对两性关系,同样,两性情感出

    了问题的夫妻,即使有了孩子,也一定无法很好的进入亲子关系。

    某种程度上,我们成年以后跟伴侣的感情关系就是童年时跟父母关

    系的翻版。

    所以正在这本书中,我大量运用了亲子关系中的一些原理和技巧,但我毕竟不是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的专家,有些提法可能欠妥,但我希望

    今后这方面的研究能够深入下去。因为,我们无论活到多大,结婚多少

    年,甚至有了下一代,童年却一直还躲在暗处,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每

    一个人。(四)文化潜意识和童年潜意识是开启我们一生幸福的两大

    密码

    如果说童年潜意识更多是个人的生活印记在潜意识里面的反映,那

    么文化潜意识则是一种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这个词最早来源自瑞

    士杰出的心理学家荣格,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

    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无疑,童年潜意识是属于个人潜意识,而集体潜意识则反映了人类在以往的历史演化进程中的集体经验,荣格

    说,它是“从任何一种有关于个人的东西中分离出来的,是全人类普遍

    所具有的,因此它的内容到处都能找到”,比如我们上学、工作、恋

    爱、结婚、生子,这些人生各个阶段的重要内容就是全人类的一种集体

    潜意识,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只要我们还是人类,我们大多数

    人就要遵从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而文化潜意识,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在潜意识中的

    反映。比如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儿女要对父母孝顺,婚姻要讲求“门当户

    对”,以及流传多年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甚至中国男人的“处女情

    结”,都是文化潜意识对我们的潜在影响,文化潜意识和童年潜意识,我认为这两大潜意识构成了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人格特征,也是操纵我

    们一生幸福的两大密码。从某种程度上,对于中国人来说,文化潜意识

    的影响甚至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童年潜意识。

    说到这里,也许有的读者会非常悲观:如果我的童年存在某些缺

    憾,如果我的童年潜意识里有着太多负面的情绪,是不是意味着我将来

    的恋爱和婚姻都将重演童年的悲剧?不,虽然童年潜意识是开启我们一

    生幸福的重要密码,但并不代表你的童年不幸,幸福的大门将彻底向你

    关闭,只要你善于清除过去的阴霾,敢于走出痛苦的童年潜意识,梦想

    依然可以实现,幸福依然可以降临。那么如何做到呢?就请你接着往下

    看,说不定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相信,只要破解了童年潜意识和文化潜意识两大密码,认清了伤

    害我们的“没人”的真面目,在我们付出爱和接受爱的时候,就不至于无

    所适从,不至于粗暴乖戾,不至于悲伤盲目。更不至于像那神话中的独

    眼巨人,痛苦地呐喊:“没人伤害我!没人伤害了我!”

    到那时,这句标志着“爱无能”症经典症状的呼号,将被理解成

    为:“没人能伤害我!没人伤害得了我!”因为,我们不但有能力懂得爱,拥有爱,付出爱,我们还知道,爱是何物,从何而来。我们将在自

    信的天空下拥有一份一生一世的爱,真正做到像本书的书名所倡导的那

    种完美境界——“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

    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第一章

    “文化潜意识”深深影响了

    中国男人的情爱心理

    在一些电视相亲节目当中出现的“奶嘴男”也好,“僵尸男”也

    罢,看似两个极端,本质上却殊途同归,无一例外都是缺少“青春

    期”所致。我这里所指的“青春期”不是生理上的“青春期”,更多指

    的是心理上的“青春期”。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青春期”的恐惧

    和排斥导致了上述“奶嘴男”和“僵尸男”的大行其道。一、 婆媳关系实际上折射出的是母子关系

    (一)“百善孝为先”:中国人的代际关系是以下一代对上一代的孝

    顺为核心的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应邀去一些电视台的情感节目做嘉宾,经常要

    解决的是婆媳矛盾。俗话说的好:夫妻好做,婆媳难处。千百年来,婆

    媳关系成了困扰中国家庭最典型的老大难问题,简直比拆迁户跟开发商

    的关系还要紧张,比巴以冲突还要尖锐。

    其实,婆媳之所以成了天敌,是因为当事人都忽略了问题的实质,婆媳关系不仅仅是一个二元对立关系,而是婆婆、媳妇和儿子的三角关

    系,这个三角关系的核心是儿子。换句话说,婆媳关系实际上折射出的

    是母子关系。我认为,要想深入的了解中国男人,必须先从中国男人的

    代际关系入手。

    每个人与父母的关系,叫代际关系。我们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在跟

    父母的相处中逐渐形成的。

    中国人的代际关系跟西方人的代际关系是截然不同的,这也导致了

    中国人和西方人迥异的性格特征。尤其是中国男人,他们的普遍人格与

    他们跟父母的代际关系息息相关。

    历代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的故事尤为著名,从

    这里,我们可以找到中国人代际关系的文化根源。

    “孝感动天”说的是舜的故事。

    熟悉中国历史的都知道,尧、舜、禹是上古时代三位著名的贤君。

    尧十六岁称帝治理天下,到八十六岁时,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就想找到

    一个合适的人来继承帝位。于是他征求群臣的意见,没想到大家异口同

    声地向他推荐了一个乡下人——舜,为什么推荐他呢?原因很简单,因

    为舜是一个著名的孝子。

    据说舜的母亲叫握登,非常贤良,但在舜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父

    亲瞽叟就续弦了。不知道为什么,瞽叟一直不喜欢舜,对他总是很冷

    酷,生了弟弟象以后,父亲就更偏爱舜的后母和弟弟,三个人经常联合起来欺负舜。

    可舜是个孝顺的孩子,即便在父亲、后母和弟弟都将他视为眼中钉

    的情形下,他仍然恭敬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竭尽全力来使家庭温馨

    和睦。比如当他受到父亲和后母的责难,心中所想的第一个念头

    是:“一定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才会让他们生气!”于是他总是先检讨自

    己,想方设法讨他们欢喜。如果受到弟弟无理的刁难,他不仅不恼怒,反而认为是自己没做出好榜样。

    舜一片真诚的孝心,不仅感动邻里,甚至感动了天地万物。他曾在

    历山这个地方耕种,与山石草木、鸟兽虫鱼相处得非常和谐,动物们都

    纷纷过来给他帮忙。温驯善良的大象,来到田间帮他耕田;娇小敏捷的

    鸟儿,成群结队,吱吱喳喳地帮他除草。他的孝行广为传颂,天下都知

    道了舜是一位大孝子。

    那时候尧帝正为把帝位传给谁而烦心,听到大臣的举荐,知道舜淳

    朴宽厚、谦虚谨慎。便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还让九个

    儿子来辅佐他。想不到的是,舜的成功非但未换来父亲和后母一家的欣

    慰,反倒变本加厉。

    有一次,瞽叟让舜上房修补屋顶。舜上去之后,想不到这位残忍的

    父亲却在下面放火,幸亏娥皇和女英出手搭救。 还有一次,瞽叟让舜

    凿井,舜凿到井的深处,瞽叟和象就从上面往井里倒土,以为这样舜就

    永远回不来了。没想到舜在二位夫人的安排下,早已在井的半腰凿了一

    个通道,从容地又躲过一劫。但舜并未因此心怀愤恨,仍旧若无其事。

    此后侍奉父母,对待弟弟,反而越加谨慎了。

    当然,面对父亲、后母的弟弟的挑剔、责难乃至“谋害”,舜心里也

    忧心如焚,有时候,他也会一个人跑到四处无人的荒野里,面对着大

    地,呼喊着亡母的名字,嚎啕大哭。

    据说尧帝得知舜的德行后,更加满意,决定把王位传给舜。然而,当舜继承大统之时,并不感到特别的欢喜,反而伤感地说:“即使我做

    到今天,父母依然不喜欢我,我作为天子、帝王又有什么用?”他的这

    一片至德的孝行,沥血丹心,莫不令闻者感同身受,皇天不负苦心人,舜的孝心孝行,终于感化了他的父亲、后母和弟弟。当然也感化了后

    人,《孟子》云:“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这种孝感

    动天的故事不仅成就了舜的美名和功业,也使得这个故事成为了在中国人当中口口相传的《二十四孝》之首。

    “百善孝为先”,中国人的代际关系是以下一代对上一代的孝顺作为

    核心的,这是构成中国人“文化潜意识”的一大要素。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大力弘扬,但有时候“一俊遮百

    丑”,从大舜的神话中我们似乎可以读出另外一层信息,那就是这种孝

    顺往往是无条件、无原则、无理性的,甚至是以牺牲下一代为条件的:

    哪怕父母是多么的不讲道理,甚至冷漠无情,儿女也只能顺从,不能反

    抗,甚至连一丝一毫的忤逆也不许发生,否则就是“不孝”!

    为什么会这样呢?长期致力于中西方文化研究的美籍华裔学者孙隆

    基先生在他的影响深远的一部著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中指

    出:“中国人的代际关系必须是‘和合’的,有时候,这种‘和合’是以下一

    代对上一代的妥协为代价。”

    相反,西方人的代际关系却不太一样。

    孙隆基先生认为:“西方人的代际关系,可以用奥地利伟大的心理

    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来概括。”

    弗洛伊德是借用古希腊一则经典的神话来阐明这一情结的:底比斯

    王在儿子俄狄浦斯出生之际听到一个可怕的预言,他未来的儿子将来有

    一天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

    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

    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 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长

    大后他做了许多英雄事迹,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后来国家瘟疫流

    行,他才知道,多年前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是他的亲生父亲,而现在和

    自己同床共枕却是亲生母亲。俄狄浦斯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

    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

    这个神话无疑具有某种象征意味——

    西方人的代际关系是强调“断裂”的,每一代在成长起来之后,将老

    的一代完全淘汰或接收过来(弑父娶母就是一种象征)。此外,为了让

    自己独立的人格出现,还必须在成长过程中将上一代对自己性格的塑造

    逐渐铲除,以便让“自我”浮现——这种安排所付出的代价,当然就是代

    际的“不和合”。因此,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的代际关系并不是太和谐,两代之

    间也不是很亲密。在美国影片《毕业生》和《美国丽人》这些描写两代

    人关系的著名影片中,你看不到中国同类影视作品中儿女对父母的依

    赖,更多是彼此之间的距离。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之后,儿女的叛逆性很

    强,跟父母的关系大为紧张。到了十八岁,随着步入社会,也慢慢走出

    家庭,一旦成家立业之后,父母跟儿女之间的关系相对更为疏远。因

    此,美籍华裔学者孙隆基先生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中总

    结:“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的代际关系强调的是‘断裂——分离——个

    体化’”,核心是使一个人尽早地从父母的羽翼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

    立的个体。

    然而,在大舜的神话中,我们看不到这种“断裂的”代际关系,反倒

    是靠孝顺来维持的代际的“和合”,哪怕是忍辱负重逆来顺受也在所不

    惜。

    这种下一代向上一代全面妥协的“文化潜意识”深深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人的普遍人格。五四新文学中出现过不少类似的经典形

    象,比如巴金《家》、《春》、《秋》里面的大哥高觉新、《寒夜》中

    的小职员汪文宣,曹禺笔下的周萍(《雷雨》)、焦大星(《原

    野》)、曾文清(《北京人》)都是深受这种“文化潜意识”影响的中国

    男人,他们仿佛得了软骨病一样,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都软弱得抬不

    起头来,不仅自己活得痛苦,也给他们最爱的女人都造成了难以言表的

    伤害。

    在《家》中,由于觉新的懦弱,导致他最爱的女人梅像林黛玉一样

    悒郁而终,而妻子瑞珏则难产而亡;《寒夜》中,汪文宣面对紧张的婆

    媳关系无可奈何,导致妻子离家出走,自己也在孤独中了却残生;《雷

    雨》中的周萍对自己的继母蘩漪始乱终弃,最后前者自杀,后者发疯。

    中国的旧式男人们在孝顺的名义之下大多谨小慎微、无所作为,把自己

    和最爱的女人们都情不自禁地推上了封建礼教的祭坛,成为了可悲的牺

    牲品。

    (二)父子疏远、母子亲密是中国男人普遍的代际关系

    仔细考察中国男人的代际关系,虽然都是强调以孝道至上,但父子

    关系和母子关系却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在中国传统社会,父亲和母亲在儿女面前担当的角色是不一样的。比较常见的说法是“严父慈母”,父亲的形象必须是威严的,甚至带点严

    厉,母亲则是慈爱的,亲切的。所以中国历来的家教,都是父亲更多负

    责“教”,母亲负责“养”。《三字经》里也说:“子不教,父之过”,似乎

    儿子出了问题,就是老爸的过错。在这种不同的职责分工之下,父亲的

    教化作用越来越凸显,有时候,为了显示这种权威作用,不得不经常摆

    出一副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面孔,否则太过亲密,威严体现不出来。

    连孔子也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意思是说国君要像国君,臣

    子得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也得像儿子,这是尊卑,也是秩序,否则乱了,成何体统?我们注意,孔子是把父子关系和君臣关系放在一

    起相提并论的,实际上就是告诫天下,君臣关系就像父子关系,父子关

    系等于君臣关系。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百善孝为

    先”这种影响中国人的“文化潜意识”倘若延伸开来,就是对长幼尊卑秩

    序的维护,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都是强调大臣对皇

    帝,儿子对父亲、妻子对丈夫都要无条件的遵从,否则就是乱了纲常,就是大不敬!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何都提倡孝道,表面上是提倡儿女孝顺

    父母,实际上是宣扬臣民尊崇皇帝,女人服从男人,某种程度上二者是

    异曲同工的。在《说文解字》中,对“妇女”一词的“妇”字是这样解释

    的:“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可见,中国古代妻子的功能跟今

    天的钟点工差不多,都是打扫卫生的,只不过呢,人家钟点工干活是有

    报酬的,在中国古代妻子都是白干。而且“妇,服也”,宣扬的也是女性

    对男人无条件的服从。这种对男尊女卑观念的维护也是构成中国人“文

    化潜意识”的重要内容。

    《论语》里面记载了一段孔子教子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个叫陈亢

    的人从孔子的儿子孔鲤那儿听来的。大概是陈亢很想知道孔鲤作为圣人

    的儿子是不是经常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甚至某些常人得不到的“真

    传“?孔鲤就说,没有。他只是在孔子站在“庭”中的时候经过,被父亲

    叫住,问他昨天学诗了没有啊?孔鲤低着头老老实实地答道:没有。孔

    子就说:诗你不学好,你就不会说话。于是孔鲤恭敬的回答:是。便退

    下去学诗了。过了几天,孔子站在“庭”中继续沉思,看到儿子从旁经

    过,忍不住又问:学礼了吗?儿子答:还没。孔子有点不高兴了,说了

    这么一句:不学礼,就不会做人。于是孔鲤谨记在心,又回去学礼了。

    孔鲤这番话似乎让陈亢茅塞顿开,他当时就高兴的表示:我一下子知道

    了三件事,那就是如何学诗,如何学礼,还知道了君子要疏远自己的儿

    子。

    圣人教子如此身体力行,自然也引来后世的纷纷效仿。至少,父亲对儿子的教育,从此就被称之为“庭训”了。训得越多,儿子似乎就越听

    话,但父子关系也就越淡漠,是啊,做父亲的整天作国君训臣子状,儿

    子能不跟你保持距离吗?因此,中国历来的父子关系,大概除了婴幼期

    还算亲密(那时因为孩子还太小,没法拉出“庭训”的架势),进入到青

    春期,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疏远,有的甚至还剑拔弩张,彼

    此视若寇仇。

    这时候母亲就成了父子关系的润滑剂,甚至变成了一把保护伞,保

    护什么呢?保护儿子不被自己的老公责骂。此时,相对于父亲的严厉,母亲更多展现的是疼爱子女的另一面。

    比如在前面提到的大舜的神话中,舜被父亲责骂甚至毒害的时候,他就会独自一人跑到野外,面对苍天嚎哭,并呼喊亡母的名字,渴求母

    爱无疑成了舜在人间活下去的唯一的精神力量。

    但“中国式的母爱”分寸常常把握不好,疼爱很容易滑向溺爱,过份

    保护儿子的结果往往使他们过份柔弱,乃至拒绝成长,逃避责任,从而

    使个体无法真正成熟起来。

    不光在中国,在儒家文化盛行的日本和韩国,母亲溺爱儿子似乎也

    屡见不鲜。日本著名情爱作家渡边淳一在他的情感论著《男人这东西》

    一书中曾经一针见血的指出:“在做母亲的看来,那些对大人言听计从

    的男孩性情柔和,成绩优秀,很是招人喜爱。可这些性情温柔得如同小

    绵羊的男孩们却不见得能受到女孩们的青睐。因为他们身上缺乏雄性动

    物应有的彪悍和粗犷,他们只是母亲们的小宠物。”这些男孩哪怕工作

    上再出类拔萃,好像也没长大 他们不是真正的男人,只是还没脱离母

    亲怀抱的“乖宝宝”。

    这种喜欢依附在母亲身边的小男孩一旦进入婚姻状态会不可避免地

    遭遇两大狙击战:一是婆媳失和,二是性的障碍。

    (三)夹在婆婆和媳妇之间的“三明治丈夫”都是精神上没有断奶的

    男孩

    婆媳关系是婚姻家庭中的难点之一,那一段时间,我参与的各种情

    感节目中,几乎隔三岔五,都会遇到这类投诉。

    婆媳难处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点,那就是母子关系过于亲密。母亲疼爱儿子,儿子孝顺母亲,本来是应该褒扬的,然而,凡事都有个

    度,过犹不及,母子过于亲密必然导致前者控制欲强,后者依赖性大。

    一个总想控制儿子的母亲一旦意识到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婚后会被

    另一个女人“接管”,个中的滋味可想而知,哪怕她表面上接受这个儿

    媳,潜意识中也会产生排斥的心理。

    前面提到,婆媳关系实际上就是另一种三角关系,同样是两个女人

    在争一个男人。而过分“恋子”的母亲无疑是把媳妇当成了潜在的情敌,后者当然也不甘示弱,“我是他正宗的老婆,他爱我天经地义,凭什么

    我们之间的爱你要分走一部分?”你说这样的婆媳能“友好相处”吗?还

    不跟乌眼鸡似地,恨不得我吃了你,你吃了我。而在母亲眼中的那个乖

    宝宝由于从小习惯了言听计从,习惯于大事小事都依赖母亲的决定,性

    格难免懦弱、做事缺乏主见,一旦最爱的两个女人产生矛盾,很难起

    到“双面胶”的功效,搞不好心理的天平总是不知不觉地倒向自己的母

    亲,另一半则无暇顾及,久而久之,婆媳失和不说,还影响夫妻感情。

    因此婆媳紧张的根源在于丈夫总是被他的母亲过分保护。

    性的障碍也与此相关。前不久,我看到某心理刊物一个调查,当下

    夫妻性生活不和谐,男方的责任越来越大。很多都是出在独生子女的80

    后身上,某些娇生惯养的男孩子在性方面觉醒过晚,导致夫妻行房时不

    会爱抚不懂温存,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性功能障碍,女方由于长期得不

    到满足不得已提出离婚。

    这些“娇生惯养”的丈夫们其实都是妈妈眼中的“心肝宝贝”,什么事

    都听妈妈的话,什么事都由妈妈做主,记得在一次情感节目中,我遇到

    一个28岁的已婚男孩,他在节目中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妈可疼我了!

    我从来不会惹妈妈生气。”说的时候语调充满了童真和稚气。你说这样

    的男孩怎么可能真正的成长?

    在心理学中,成长并不仅仅是你的年龄在增长,也不代表你参加工

    作、进入婚姻就一定成熟,而是你是否具备一定的独立性。显然,妈妈

    眼中的“小宠物”们从未长大,因为他们只有依赖性,没有独立性。哪怕

    到了床上,他们也无法“雄起”,因为他们还不是健全的男人,只不过

    是“乳臭未干”的孩子。

    一个男人要想磨练自己的男性气质,必须首先从母亲的过份关注的

    视野中逃离出来。一个真正的大男人,应该像呵护自己的妻子儿女一样

    呵护自己的母亲,而不是反过来时刻被母亲呵护。在那期节目中,我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多数女性都喜欢品行端

    正、文质彬彬的男人。但不代表她们都喜欢文弱、懦弱甚至软弱得毫无

    主见、只会听妈妈教导的乖孩子,除非她不是嫁给他,而是收养他。不

    是找老公,而是找儿子。”

    韩国家庭问题研究专家李丙准认为:跟母亲关系过份亲密的儿子,在家庭中往往还承担着“代理配偶”的角色。所谓“代理配偶”指的是一种

    精神层面的夫妻关系,即二人没有身体上的关系,却在精神上形同夫

    妻,或者具有跟夫妻一样的情感,这在丧偶或者离异的单身母亲身上非

    常普遍,她跟儿子之间既是母子,又像夫妻,李丙准尖锐的指出:“倘

    若一个女人嫁进这样的家庭,就会沦落为丈夫的性伴侣、家庭保姆、传

    宗接代的工具,而且永远不会有什么地位可言。”

    由于这类丈夫从小就是作为填补母亲心灵空缺的“代理配偶”,所以

    往往成为母亲精神生活的一种依靠和支柱。但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这种

    在孝顺的名义之下对母亲的无条件的顺从和迁就,不经意之间又对妻子

    构成了无言的伤害。这等于是一个男人的爱要被一个家庭里的两个女人

    同时分享,而且在母亲和妻子各不相让时,做丈夫的往往像是足球场上

    的黑哨,基本被母亲的意志所左右,无法做到公正、公开和公平,长此

    以往,哪个妻子会受得了?在一期情感节目中,一个妻子哭诉,每当婆

    婆跟她过意不去的时候,丈夫都无一例外叫她低头认错,他经常挂在嘴

    边的一句话就是:“我爸死得早,我妈把我养大不容易,我得孝顺她。

    咱们不能惹她生气,你就多担待吧。”这位妻子形容,在这样的家庭

    里,婆婆相当于丈夫的另一个妻子,而且像个大老婆,处处颐指气使,她感觉好点就像小妾,得时时赔着小心,有时候则像奴婢,全无尊严。

    一旦跟婆婆产生了激烈的争执,丈夫甚至会动手打人,做婆婆的则站在

    一旁煽风点火。

    有人形容这种夹在婆婆和媳妇之间的男人是“三明治丈夫”,这

    种“三明治丈夫”表面上是孝顺至上,实际上是精神上没有断奶的男孩,他们只会做母亲怀中听话的乖孩子,无法成为保护妻子的好丈夫。李丙

    准认为:“男人真正的孝顺是跟母亲‘划清界限’”。我同意这种说法,所

    谓“划清界限”不是脱离母子关系,而是从母亲对儿子无所不在的关注

    中“解放”出来。让母亲更多的关注他和他的妻子,而不是仅仅关注他,要学会把儿子和媳妇看作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不是把媳妇当成外来

    的“假想敌”。

    除了离异、丧偶这种单亲家庭之外,母子关系过份亲密实际上还折射出夫妻关系的“有名无实”,关系紧张的婆媳后面往往有一对亲密的母

    子,而母子走得过近是因为母亲和父亲之间的关系非常疏远。母亲为了

    寻找情感寄托,只好把儿子作为替代品,尤其在父亲的位置长期缺失,或者无法尽责的情况下,儿子更会紧紧的依赖母亲,母亲也会深深的眷

    恋儿子。这种情形在中国历代的婚姻家庭中屡见不鲜。

    (四)母子关系超过夫妻关系是家庭矛盾的根源

    也许有的读者会问,在中国,为什么会屡屡出现这种不正常的家庭

    关系?我认为三种因素不容忽视:

    1、是中国传统女性天生就有“母性情怀”,不仅对兄弟、对父母无

    微不至,甚至看到落难的公子也忍不住升起怜悯之心,结婚以后更是一

    心一意相夫教子。要不贤妻良母的观念为何如此深入人心呢?这种母性

    的包容反映到婚姻中,就是全情投入,就是无私奉献。久而久之,不仅

    在儿女面前是个“良母”,在丈夫面前也渐渐变成了他的第二个“妈”。

    2、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模式使得丈夫和妻子在不同的分工

    中渐行渐远。丈夫每天在外奔忙,除了晚上在一张床上睡觉,白天基本

    上见不着面,长此以往,妻子便成了“白天的寡妇”,伴随着一种潜在的

    不满之外,就是难熬的孤独,倘若此时,儿子降生,无疑宣告一个第三

    者的降临。慢慢地,妻子就会把对丈夫的关注转移到儿子身上,丈夫越

    很少回家,妻子越寂寞,就越会把情感投注在儿子身上,如果看到自己

    付出的爱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比如看到孩子渐渐长大了,开始上学了,做母亲的会感到无上的光荣——这是做女人的一种天性。此时,即便丈

    夫不与自己作过多的交流,她也不会感到多难过,因为在孩子身上她获

    取了更多的东西。

    3、这也跟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只重传宗接代,不重夫妻情感有

    关。(关于这点,请见本章第三节)做妻子的在丈夫那里得不到爱,只

    好转移视线,把儿子当成“代理配偶”。这种“代理配偶”不光是出现在丧

    偶、离异的单亲家庭中,在夫妻之间长期冷战、丈夫有外遇、或者妻子

    看不起丈夫的家庭中,儿子都好似被“突击提干”一样,会迅速取代原来

    丈夫的位置。将来儿子一旦结婚,就会跟自己的媳妇组成一对无比纠结

    的三角关系,儿子夹在其中不知所措,成为所谓的“三明治丈夫”,媳妇

    嫁给这种男人无疑会痛苦万分,而“三明治丈夫”的儿子如果在这样一种

    扭曲的环境下长大,长时间耳濡目染,也会不自觉倒向自己的母亲,沦

    为下一个“代理配偶”,从而演变成一个“母子亲密,婆媳失和、夫妻冷漠”的恶性循环链。

    倘若在一个家庭中,有一对糟糕的婆媳关系,不难推断,在婆婆当

    初嫁到这个家庭,也跟她的婆婆构成一对糟糕的婆媳关系。对这个婆婆

    而言,儿子,而不是丈夫,成了她情感上最亲密的人,也是她最割舍不

    下的人。

    我表妹就嫁给了这样一个“三明治丈夫”。在家中,他是唯一的独

    子,备受母亲的珍爱。所以,一方面家务事从来不干,都由母亲大包大

    揽,另一方面又对母亲唯唯诺诺言听计从。据我表妹形容,她这位婆婆

    有严重的“恋子倾向”,一是每次喊儿子的时候都是用的小名,而且语气

    发嗲,就跟情人撒娇一样。全家一起吃饭,也只顾着不停地给儿子碗里

    添菜,甭说她这个儿媳,连她的公公也置若罔闻。有时候跟老公坐在客

    厅里看电视,婆婆好像空降兵一样突然出现,硬要坐在两人中间,然后

    亲切的拉着儿子的手说个没完,她跟老公的小屋不到晚上10点是不许关

    门的。我很好奇,就问她婆婆和公公之间的感情怎么样?表妹说,很冷

    漠。细问原因,一是公公很早就下岗了,加上性格比较懦弱,婆婆一向

    看不起他,觉得他“太窝囊”“没本事”,所以家里一切大事基本上都由婆

    婆一人说了算。二是当年她婆婆刚嫁入这个家,她婆婆的婆婆因为是寡

    母,心理非常扭曲,经常对这个儿媳横挑鼻子竖挑眼,让她饱受欺凌。

    如今“多年媳妇熬成婆”,也开始颐指气使了。经常嫌我表妹这不会干那

    不会干,我表妹本来脾气挺好,但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就顶了婆婆两

    句嘴,婆婆勃然大怒,指着她就骂起来,我表妹的那位老公呢,却也跟

    他妈站在一条战线上指责她。我问她为什么不想方设法跟老公搬出去

    住,她说提过好几回,老公不同意,说要自己出去住就对父母不孝。就

    这样,结婚三年,夫妻之间经常吵架,不为别的,就为她那位难伺候的

    婆婆,为此,她甚至想到了离婚。

    在西方,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在中国、日本、韩国这些

    东方国家却不是这样,母子关系常常压过夫妻关系。婆媳不和实质上就

    是母子关系超过夫妻关系种下的恶果。心理学普遍认为,夫妻关系的好

    坏直接影响家庭和睦。那些不正常或问题重重的家庭关系往往首先是夫

    妻关系出了问题,或者夫妻关系被看轻,母子关系主导了整个家庭,这

    些都是家庭矛盾的根源。

    心理学上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爱的名

    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不光发生在夫妻之间,恋

    人之间,也发生在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很多母亲在儿子娶妻之后总爱唠叨的一句话就是:“娶了媳妇忘了

    娘”要不就是“只认老婆不认老妈”,这都是对儿子的一种非爱性掠夺。

    很多母亲不懂,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

    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的爱,就是让孩子尽

    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活中分离出去,分离的越早,孩子就越

    成功,越能获得幸福。反倒越拒绝分离,越会给孩子和他的家庭带来困

    扰,后者甚至在你的严重监管之下,就像一个不得自由的犯人,终身不

    得快乐。

    前面提到,在西方,这种断裂式的代际关系,并不是下一代单方面

    要求的。上一代对儿童教育的方式,也是为未来的这个断裂铺路。与中

    国父母让未成年的子女与自己睡一起的习惯不同,西方人从小就训练子

    女独睡,是他们不要出现常常与别人“在一起”的需要,以便培养独来独

    往的精神。此外,西方人往往用对待成年人的态度对待儿童,以便造

    成“人格平等”。这种种措施,都是为了准备与下一代断裂的。在一部美

    国家庭***中,一位母亲这样评述她的十岁的儿子和四岁的女

    儿:“我们并不将子女当作是私产,他们只是上帝暂时托管给我们的。”

    在这里,我想对中国的大多数母亲们说几句贴心话:我深深理解你

    们为下一代付出了大半辈子的精力,把一个孩子养大真的很不容易。但

    是,无论你多么爱你的儿子,将来他也要长大,也要独立,终究要去过

    他们自己的生活,否则你对儿子生活的过分介入,不仅会严重影响你儿

    子跟儿媳的感情,也会把儿媳的情感无形中推向她的孩子,如果碰巧第

    三代是孙子的话,会使夫妻冷漠、母子亲密、婆媳失和的悲剧循环上

    演。

    对于做儿子的来说,不论你多么孝顺你的父母,你终究也要离开他

    们,去过自己独立的生活,否则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你就不会对

    妻子和和孩子负起责任。表面上看你对母亲是孝顺,其实是在伤害你的

    妻子,记住:男人真正的成熟是从母亲身边彻底独立开始的。当然,我

    并不是否定孝道,孝顺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但并不等于无条件的顺从,甚至为了过分迁就母亲而牺牲妻子,很多家庭婆媳不和都是这些“三明

    治丈夫”引起的,他们才是真正的不孝顺。 二、中国的男人普遍缺少“青春期”

    (一)“奶嘴男”、“僵尸男”为何频频出现在一些电视相亲节目中?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了,沉寂多年的电视相亲节目一夜之间又火

    了起来。打开电视,各大卫视黄金时间都无一例外重复着同样一个声

    音,同样一幅画面:主持人在大声宣布“请灭灯”,然后就是一群打扮入

    时,风骚入骨的美女像主考官一样站成一排,决定着前来面试的那位男

    嘉宾的“生死”。碰巧,我原先在电视台工作时的一批老部下,不论男

    女,也无一例外都成了“媒婆”,整天出入各种婚介中心,在做各种相亲

    节目。最后搞得我也不能免俗,被拉去南方某电视台做了回专家,反倒

    大开眼界。

    以前坐在电视机旁看相亲,我关注的多是“灭绝师太”(因某些女嘉

    宾专爱“灭灯”,说话很“绝”获得此项殊荣),此次亲临现场,反倒是那

    些前来相亲的男嘉宾引起了我的诸多感触。

    不知道是不是那天过于凑巧,闪亮登场的那些男士们普遍给我一种

    印象:就是缺乏魅力,不是说他们都长得不帅,而是觉得他们都呆头呆

    脑的:不是像老气横秋的半老头子,就是像奶瓶没扔的毛头小孩。一个

    30岁自称是IT精英的男人,头发都掉光了,身材膨胀的像吹起的气球,给人感觉30岁的人生早已提速到了50岁。这位仁兄坦承,平时除了泡在

    电脑旁边,基本上没啥其他爱好,也不想在业余时间浪费太多时间,来

    这里相亲,就是为了找个老婆过日子,很实在,结果被现场几位牙尖嘴

    利的美女讥讽为“不懂生活乐趣”;还有一位28岁的海归,说话基本要靠

    旁边的妈妈来提示,感觉人际交往存有一定的障碍,甚至轮到他向美女

    们提问时,也鸦雀无声,全由妈妈来代劳,以至于现场我不得不提出如

    下疑问:是他来相亲还是她妈妈来相亲,怎么感觉是喧宾夺主?

    节目录像空隙,跟女嘉宾聊天,她们当中有不少都“久经沙场”至今

    仍“坚贞不屈”,问她们感觉如何?全都摇头,一位相貌不俗的女硕士生

    跟我直言:现在来征婚的男嘉宾,要么就跟僵尸片里走出来的一样死气

    沉沉,没点活力,要么就像个超龄男童,还没断奶。

    女硕士生的这番奇谈怪论差点没让我笑趴下,后来节目组的负责人

    也告诉我,相亲节目来报名的不少,但优秀者很少,尤其是前来寻找另

    一半的众多男士,不是太“呆”,就是太“木”,要不就是太“奶”,太“面”,相亲的成功率非常不理想,节目组本来是想给这些“剩男剩

    女”们缔结良缘,结果一些优质的“剩女”表示,宁肯坐以待“币”(找个

    有钱人),也绝不让他们乱中“娶剩”。

    末了,这位负责人慨叹:现在的中国男人怎么了?不是“奶嘴男”,就是“僵尸男”,要想找几位素质好、品位好、会表达、懂情趣的怎么就

    比中国足球进世界杯决赛还难?

    后来,我逐渐发现,何止是相亲节目,在日常的恋爱交往当

    中,“奶嘴男”和“僵尸男”也层出不穷的,最近某大型婚恋机构的一项调

    查显示:70%处在恋爱阶段的未婚女性对男友“不太满意”,其中最不满

    的几条分别是:“性格软弱”、“没有担待”、“不会表达”,“不懂浪

    漫”……

    也许有人会说,这跟80后、90后多是独生子女有关,他们从小娇生

    惯养,难免一身“奶气”,不够“爷们”,我不同意这种看法。这不仅仅是

    一个年龄段男人的性格错位。在他们身上,实际上折射出中国文化的某

    些特质,换句话说,那些未婚女性对男友的诸多不满不是个别现象,某

    种程度上具有普遍意义,他们不仅存在80后、90后身上,在我们的父辈

    祖辈那儿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戏曲舞台和话本小说里面的那些经典的男性形象

    吧,我觉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白蛇传》里面的许仙、《西厢记》里面的张生、《红楼梦》里面的贾宝玉为代表,这类男人的

    特点是外表唇红齿白,说话奶声奶气,性格多愁善感,做事优柔寡断,除了春情萌动这点,怎么看都像个乳臭未干啥事不懂的毛孩子,他们无

    疑就是时下某些80、90后“奶嘴男”的鼻祖;还有一类就是以《三国演

    义》中刘备,《水浒》中的宋江、《西游记》中的唐僧为代表,他们倒

    不是孩子,但又过于老气横秋,暮气沉沉,那种古板和严肃,感觉就像

    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前面提到的“僵尸男”似乎在这里找到了源头。

    他们身上,不是小孩子气就是小家子气,缺少西方古典神话和小说电影

    中英雄豪杰的那种英气、锐气和大气。

    也许有的读者会不以为然:你说得不对,谁说中国传统文化只有这

    两种男性形象?我们还有关羽、张飞、赵云,还有武松、李逵、林冲,还有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的,我们的传统人物画廊中

    是有这些英雄好汉,但非常可惜,他们永远只是配角,是绿叶,是马前

    卒,他们要么给刘备打工,要么给宋江抬轿子,唯一一个有自主意识的孙悟空,又被唐僧的紧箍咒给套住了,他们全都不是历史的真正主人,甚至做不了自己的主,因为他们都被“收编”和“整治”了。

    作为一名情感作家,我的看法,这些“奶嘴男”也好,“僵尸男”也

    罢,看似两个极端,本质上却殊途同归,无一例外都是缺少“青春期”所

    致,我这里所指的“青春期”不是生理上的“青春期”,更多指的是心理上

    的“青春期”。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青春期”的恐惧和排斥导致了上

    述“奶嘴男”和“僵尸男”的大行其道。

    (二)中国传统文化带有很强的“身体化”倾向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你在危言耸听,中国的传统文化难道真

    如你所言?

    那我们就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定义说起吧。

    在我写的情感系列第二部《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一书中的第三

    章,有篇文章叫《中国男人是一种“面子动物”》,里面谈到:中国历来

    对“人”的定义,从来就不是孤零零地把人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存在,而是把他纳入到一个特定的人伦关系中。这个定义就是《中庸》中所说

    的“仁者,人也”,所谓“仁”乃“人”字旁加一个“二”字,也就是说只有

    在“二人关系”中,才可以给一个人下定义。在儒家看来,这“二人关

    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妻、朋友。再往后,“二人关系”又逐步上升

    到集体、党派、国家、民族。所以,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集

    体意识,而不是个人意识。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中才是社会的一员,才

    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小时候,看各种各样的国产老片,里面的主人公经

    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终于找到组织了!”,而“组织”对迷途知返的“中

    间人士”也常常作出如下结论:“你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相反,在以基督教文明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中,个体的独立性是被首

    先强调出来的。深受存在主义思想影响的西方人认为,一个人只有从他

    全部的社会角色里抽离出来,以“自我”作为根本,他的“存在”才有意

    义。

    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对集体意识的弘扬,必然导致对个人意识的忽

    略。读中国历朝历代的文献著作,你几乎找不到关于“人格”“灵魂”“个

    体”等方面的论述,反倒倾向于将个体设计为一个“身”,“由吾之身,及

    人之身”个人的精神状态,须由他人来界定,这也是符合儒家关于“仁者,人也”的定义。

    美籍华裔著名学者孙隆基先生在他所著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中是这样阐述中国人的“身”的。他说:“中国人是用‘身’这个名词来指称

    自己的,例如说‘本身’或‘自身’,如果译成英文,就变成了this body of

    mine,亦即是指不包括灵魂或精神的人之肉体部分。至于有关本人的指

    称在英文里是self,有自己的人格(one’s own person)的意思。亲自去

    经历或去做一件事,在英文里也是用oneself这种人格指称,在中文里却

    是用‘亲身’等词。英文中on hie person 在中文里也被译成‘在他身上’。至

    于人格侮辱在中文里则被称为‘人身攻击’,如果倒译成英文就反而变成

    了physical assault,而不会使人联想到是对一个完整形态的“人”的攻

    击。”因此,孙隆基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对自己对别人都只有‘人

    身’观念,而没有‘人格’观念。”

    其实,在汉语中,“身”的定义除了指称自己,还包括人生、生命。

    比如人的一生就用“终身”来形容,儒家对士大夫的理想要求则是“安身

    立命”。推而广之,中国人对“身”的这种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

    比如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叫“出身”,家庭财富叫“身家”,一个人的地位和

    价值叫“身价”,生存状态明显改善叫“翻身”,为了某种理想奉献自己

    叫“献身”,如果献出的是自己的生命则是“舍身取义”或叫“杀身成仁”。

    即便在为人处世当中,对“身”的强调也是屡见不鲜。假如一个人在

    社会上无法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叫“身不由己”,为了保护自己,只

    好“明哲保身”,倘若连自己都保不住,那就是“自身难保”,搞不好还要

    赔上“身家性命”,到时,那就永世不得“翻身”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就带有很强的“身体化”倾向。这种身体化具体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吃饭”和“安身”成了中国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大追求。过于现

    实,缺乏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或者说,只要这两样满足了,就无可无不可了,至于什么精神、情

    感、信仰似乎都无所谓了。(有些自由派知识分子认为,在中国,为什

    么民主观念和公民意识始终无法做到深入人心,问题的核心就在于

    此。)而“吃饭”和“安身”似乎又相辅相成、彼此照应的。孔子很早就说

    过,“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见面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吃了吗?”,找

    工作有时候也被说成是“混口饭吃”,在一个单位混得好,叫“吃得开”,混不好,叫“吃不开”,如果日子过不下去了,叫“揭不开锅”,朋友之间

    交往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请客吃饭”,甚至拉交情走后门也得首先用“吃

    饭”这一招作为见面礼。而我们“混口饭吃”除了养活自己之外,还要养

    活一家老小,比如抚养孩子,赡养老人。养孩子是为了养儿防老,传宗

    接代,养父母是为了恪尽孝道、养老送终。中国文化的现世取向,使人

    把生存的意向集中在世俗中,不像世界上其他的高级宗教那般,具

    有“超越”与“拯救”的因素。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这种彻底

    的“现实主义”是导致中国文化重“身”不重“心”的深层原因。中国人没有

    世俗生活之外的“超越意识”,缺乏“终极关怀”,一切以“身”的安顿为依

    归,造成“有一口饭吃就行”的极端世俗化的人生态度。

    2、体现在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抚养中,就是只注重对身体的“照

    顾”,不注重对个性的“培养”。

    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意向,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吃”,一

    个“养”。“吃”是为了“养”,要做到“养好”,就必须先“吃好”。核心都是

    为了“保重身体”,在父母对儿女的抚养中,这点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

    对孩子的吃穿住行都很小心在意,哪怕生了点小病也焦虑万分,但对孩

    子真实的内心感受很少关注,至于说培养孩子的个性更无从谈起。只要

    听话就行,我记得曾经参加过一个主妇杂志举行的读者咨询会,来的都

    是学龄前孩子的妈妈,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些妈妈最担心的就是孩

    子上了小学以后“会不会不听老师的话”“会不会调皮捣蛋”,好像孩子淘

    气一点就是“不乖”,就是“坏孩子”。在西方社会,尤其是新教文化的西

    方人士,除了照顾孩子身体的需要之外,也注重孩子个性的培养,如很

    小就他们单独睡,鼓励孩子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判断。

    3、同时还导致整个中国文化弥漫着很浓厚的“口腔化倾向”。

    由于中国人在生存状态、家庭关系、人际交往中过分看重“吃”的作

    用,由此,孙隆基先生认为:“整个中国文化弥漫着很浓厚的口腔化倾

    向。”所谓“口腔化”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弗洛伊德曾经把人的成长阶段分成若干重要阶段,如“口腔阶段”“肛门

    阶段”“生殖器阶段”等,其中“口腔阶段”是初生婴儿经历的阶段,因为

    他整个生存的意向都集中在口欲的满足之上,要靠吸吮母亲的乳房来获

    取营养。所以,中国的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教育中,总是隐含着把对方当

    成永远长不大的儿童的倾向。我认识一个报社记者,马上就要三十岁

    了,人长得五大三粗,外表很爷们,做事也很麻利,但每次他妈妈给他

    打电话,还管他叫“宝宝”,每次听得我鸡皮疙瘩都出来了,他都还无所谓,说他母亲一直这么叫他。父母关心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我们的父

    母,无论孩子多么大,关心的始终是孩子身体怎么样,吃得好不好,睡

    得香不香,学习成绩怎样?至于孩子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情感生活,除

    了包办代替,基本上很难做到面对面地推心置腹。父母没这个意识,孩

    子也不愿意。

    所以,谈到中国的“性教育”,很多这方面专家都慨叹,我们的父母

    永远在“性”上讳莫如深,除了不好意思、不知道怎么跟子女表达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的上一代永远倾向于把下一代当成不懂事,“没

    开化”的儿童,总觉得他们还小。只好任由下一代自个儿在黑暗中“摸

    索”了。

    (三)无论孩子年龄多大,中国的父母总喜欢用儿童的标准来看

    待他

    我认为,一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从性意识开始的,小时候,我们

    时刻不离地依赖在父母身边,我们除了知道爸爸妈妈,知道我们是他们

    的孩子,我们对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将来去哪儿都无从知道,青春期

    到了,伴随着性的苏醒,我们一下子发现了自己,不再甘心躲在妈妈的

    羽翼之下,我们像一朵肆意绽放的怒火之花,要破土而出,要大声呐

    喊。在美国影片《毕业生》中,即将大学毕业的本是在被人到中年、寂

    寞难耐的罗宾逊太太的勾引之下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个“男人”了,影片最

    后,在一场教堂的抢婚风波中,本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

    反之,性的压抑和弱化,必然导致自我的压抑和弱化,到了该谈恋

    爱和找对象的年龄,反倒无所适从,有时候哪怕遇到了自己心仪的异

    性,也不知道如何追求,怎样表达,只好由他人代劳——比如父母安

    排,朋友介绍,甚至借助于婚介所和电视台,中国人一直对相亲乐此不

    疲,近两年婚恋相亲节目突然之间火的一塌糊涂,倘若探究历史原因,就在于此。

    在恋爱中,大多数女性都欣赏责任感强、具备绅士风度和浪漫情怀

    的男士,殊不知,这种责任感、绅士风度、浪漫情怀都必须建立在一个

    男人真正心理成熟的基础上。这种成熟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性意识”的

    成熟,爱情本质上就是性爱,不是友爱,更不是母爱,如果一个还在妈

    妈襁褓下奶声奶气的孩子对她心爱的女人就像母亲一样,试问,哪个女

    人受得了啊?然而,中国的父母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孩子看成从未长大的儿童,因

    此,也就习惯于用各种儿童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无论他年龄有多大。

    1:把“听话”“顺从”当成了一种美德,甚至看作是“孝道”,不听话就

    是“不孝”,就是“大逆不道”。

    如果一个年轻人从来都是循规蹈矩,在行为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听

    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就会被认为是“家教好”,是

    个“好青年”,殊不知,这类过分听话的孩子要么就是在性方面极度被弱

    化的人,实际上就是童年状态的无限延长,心理年龄严重滞后,这种人

    一旦进入恋爱和婚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都会处理不好。

    2,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甚

    至让孩子一辈子依附在父母身边。

    孔子在《论语》中就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便将来

    孩子去外地上了大学,送到海外,一旦安定下来,也总想迫不及待地去

    团圆。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男人,一辈子都是在父母严格的监

    管下,永远保持在一个无限延长的童年状态。鲁迅对此一针见血,他

    说“所有的小孩,只是他父母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中国人照

    例是制造孩子的家伙,不是人的父亲,他生了孩子,便仍然不是‘人’的

    萌芽”

    《二十四孝》排名第二的“戏彩娱亲”实际上歌颂的也是一个终生都

    在保持儿童状态的“老顽童”的故事:“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

    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

    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这段话翻译过来就

    是: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

    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

    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

    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四)所谓“万恶淫为首”: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性是最不宽容的

    说到这里,有读者又要问了,为什么我们从不鼓励孩子的独立,反

    倒刻意延长孩子的童年状态?这里有着深层的历史文化心理,其中一条

    就是对老年人的过份依赖和倚重。本来,尊重老人是一个社会的美德,但尊重不等于依赖,在世界各

    国的历史文化中,恐怕没有哪种文化像中国文化这样甘愿在老年人的庇

    护下成长。中国历史上的开明君主大多很长寿,周文王据说活了八十多

    岁,晋文公重耳登基时已经六十二岁,汉高祖刘邦活了六十多岁,汉武

    帝刘彻享年七十五岁,明太祖朱元璋,清康熙帝也活到了差不多七十

    岁,乾隆爷更是罕见地活到了八十多,姜太公出山有记载都年过百岁

    了,武则天时期的宰相狄仁杰去世的时候都九十多岁了,还没退休呢。

    很多小皇帝即位时如果过于年幼,要么就是皇太后垂帘听政,要么就是

    找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臣辅佐,他们也大都须发皆白、老态龙钟。可见,在中国人眼中,年龄越大越有权威,越有德行,也越值得倚重。老百姓

    平时爱讲的一句话就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80后出现很

    多“啃老族”也是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当靠山。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提倡孝

    道,孝道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父母无条件的遵从。所以,孩子永远长

    不大,未尝不是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份顺从”造成的。听话听到了

    一定程度就是盲从,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一次中外文化交流的研讨会上,一位来自美国的汉学家说了一番

    话我印象很深,他说:“中国文化固然博大精深,但也给人暮气沉沉的

    感觉。因为优秀的东西全集中在汉唐以前,尤其是先秦时代,宋以后,文化越来越不济,感觉就像一个大家庭,老一代很出色,到了儿辈就显

    弱,至于孙辈就难以为继了。中国文化有时候给人感觉就是这样,像老

    年文化,一代不如一代。”话虽尖刻,不无道理。

    中国男人为什么大多不浪漫?没个性?因为中国男人大多数是没

    有“青春期”的,一方面我们的长辈总是希望孩子永远长不大,永远是我

    们跟前听话的乖孩子。另一方面我们又怕孩子学坏,怕孩子早恋,怕孩

    子太过叛逆,巴不得孩子一夜之间长大,或者“跑步进入三十岁”,就跟

    我们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社会、甚至想跑步进入

    共产主义一样。我们害怕资本主义。我们同样害怕青春期。所以我们的

    文化总是栽培出听话的孩子,喜欢老实人,少年老成是对一个年轻男子

    最好的评价。

    与那些长不大的“奶嘴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活中也有些男人是

    从来没有年轻过的。他没穿过牛仔裤,没穿过球鞋,没试过反叛,其至

    没长过一颗暗疮。他们二十岁的时候,样子已经老成得像人家四十岁。

    当他们与同龄的朋友走在一起,别人会以为他是他朋友的爸爸,跟年轻

    的女孩子走在一块二,也容易被误认为是“老夫少妻”,其实他只不过比她大两三岁而已。最明显的是《三国演义》里那些英雄好汉,还没怎么

    见他们谈恋爱呢,一眨眼功夫,儿子都跟爹爹上战场了。

    儿童化和老年化,表面上似乎是相互抗拒的两个极端,实际上确实

    相互配合前后呼应的,它们的共同敌人只有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少

    年。

    少年本来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黄金时代之一。也是一个人最有活

    力、最富朝气,思维最活跃,外形最可人的阶段。伟大的文豪歌德曾经

    如此动情地说过“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可是我们的少

    年阶段,也就是我们的青春期,却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最想回避的时

    期。为什么,这个时期最危险、最不稳定,最容易出事。这个时期的孩

    子性意识一下子苏醒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性是最不宽容的,所谓“万

    恶淫为首”,这构成了中国人“文化潜意识”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在性方

    面我们的联想也是最丰富,对此,鲁迅先生有过这样一段精妙的论

    述:“一见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

    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

    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飞跃。”搞得我们就像一个残疾的丈夫总防着他美

    丽的妻子要红杏出墙一样的防着青春期的孩子。

    比如,我们一直只有适合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看的儿童文学,有适

    合恋爱期青年看的爱情片,有适合中老年人看的家庭伦理剧,但我们在

    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青春文学的,直到近些年才出现韩寒和郭敬明,我

    们的影视作品,很少表现中学生题材,对青春期的展现除了一部《阳光

    灿烂的日子》,简直凤毛麟角,但国外同类题材屡见不鲜。哪怕写青

    春,也只许写昂扬向上的一面,不许表现“残酷青春”。诸多禁忌的背

    后,隐含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恐惧,恐惧什么呢?恐惧的是性,因为一

    个人的青春期是他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他性意识最活跃的时

    期。

    如果把“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联系起来,就不由得想起清人王

    永彬在《围炉夜话》中的一段话:“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常存仁

    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

    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应该说这是

    构成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人“文化潜意识”的核心内容,所谓孝,表面

    上提倡的是孝顺,实际上是一种无条件的妥协和屈从,这造成了中国男

    人大多“不敢为天下之先”,遇事就躲,缺少担当的性格,另一方面

    对“淫”的抵触,则使得中国男人永远不会像欧美男性那样“雄起”,反倒普遍心理晚熟、自我压抑和弱化,有时候明明对性如饥似渴,却面子上

    非要做道貌岸然状,有人说,中国历史上为何出了那么多“伪君子”,就

    是这种“万恶淫为首”的“文化潜意识”给逼出来的,正常的合理的性不敢

    表达,只好“男盗女娼”了,而一到国破家亡的时候,我们又把责任无一

    例外地往女人身上推,所谓“红颜祸水论”就是这么来的。

    (五)在父母面前过于听话的男孩子,会出现3种可怕的后果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成长中伴随着一种叛逆:对家长的叛逆,对学校

    的叛逆,原先听话的孩子渐渐不听话了,原先依赖性很强的他(她),渐渐展现出自己的独立性,他对班上某个异性同学或老师产生了一种朦

    胧的好感,他经常被一种莫名的忧伤所缠绕,这都是青春期孩子普遍的

    心理特征。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叛逆行

    为实属正常,他不是故意要跟父母对着干,更不是大逆不道,而是一

    种“破土而出”的自我成长,一场争取自我空间的“独立战争”。如果缺少

    独立意识,没有自我空间,他就无法真正成长,所以,青春期又叫叛逆

    期。每一个成熟、独立的男人,都曾经有过那么一段并不循规蹈矩

    的“叛逆时光”。美国总统小布什、奥巴马都曾经有过当“坏孩子”的经

    历。成龙在作客《杨澜访谈录》里坦承,他六岁半时,父母为了生计远

    赴澳洲。幼小的他没有家人照顾,很快染上了黑社会的陋习:打架、卖

    白粉、看人家吸毒、抢东西分赃,差点走上了邪路。还是父亲的一番教

    诲让他迷途知返。

    相反,那些过于听话的男孩子,实际上是在成长过程中被剥夺了叛

    逆的资格,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恋爱、结婚都被父母安

    排的井井有条,一丝不苟。他们的性格中只有乖巧、意识中只有顺从,久而久之,会结出三种不良的恶果:

    1、心灵从未长大,始终像个超龄男童。

    中国的男人总感觉缺少点担当,看古代的戏曲小说,就会深有感

    触:那些“奶嘴男”们不敢大胆的爱,只会小心的偷,一旦东窗事发,好

    一点的只会在情人面前哭,在父母面前跪,或者干脆一病不起,剩下的

    则是躲在床下瑟瑟发抖,要么就跳窗而逃死不回头,至于什么责任、后

    果啊全都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只让那女的去承受一切。也难怪,那些享

    受爱情的男主人公们,都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孩子,自己都手无缚鸡之力呢,你还怎么指望他去帮助别人?

    2、形成自我压抑的“木乃伊式人格”

    在心理学中,人格是经常提到的一个词,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格呢?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

    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

    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

    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

    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进一步来讲,人格是指一个人

    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所谓从小到大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往往在参加工作以后,也是单

    位的“好男人”,结婚以后,还是家庭的“好丈夫”。但这种“好”不是

    真“好”,而是做出来的“好”,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来自父母,是被父

    母“管”出来,“逼”出来的,是为了迎合父母的需要打造出来的。这

    种“好”,缺乏内在的“幸福感”,也缺乏“快乐”的高峰体验,太乖的孩

    子,太好的男人,通常会让女人产生一种不满足感:那就是缺少激情,缺少让她爱起来的冲动。因为他不够热烈,不够有棱角,不够“坏”。

    过去我们都把女孩子最想嫁的如意郎君称之为“白马王子”。为什么

    冠以“白马王子”这个称号?王子是指他的地位高贵,有财力、有实力,所谓“白马王子”从字面上解读就是骑着白马呼啸而来的王子,那是多么

    英姿飒爽、孔武有力啊。那是一种青春的气息,那也是一种英雄的气

    概!可是我们大多数父母所喜欢的乖孩子是成不了这种“白马王子”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的文化只有童年,没有少年,我们的少年时光是

    在学校写不完的作业、父母无休止的督促中度过的,这样培养出的孩

    子,不是孝子,而是顺子。试问这样没特点、没个性、没脾气、没味道

    的男人又如何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现自己“真我的风采”?他们就像沉睡在

    埃及金字塔墓穴中的木乃伊,毫无生气,也全无斗志。难怪在相亲节目

    中,他们总是无一例外被众多美女所淘汰,所嘲笑。他们似乎只为父母

    而生,不懂为自己而活,只为结婚而结婚,不懂得情为何物,他们自我

    极度被矮化,性情极度被压抑,他们是一种木乃伊式的人格(类似前面

    提到的“僵尸男”)。某种程度上,去年在一些相亲节目中出现的“毒舌

    女”、“拜金女”,都是这些木乃伊式的男人给逼出来的。因为他们既无

    男子气概,也无绅士风度,更缺少让女孩子所迷恋的各种魅力,没办

    法,女人在他们身上找不到可以寄托的情感,只好寄托在豪宅和宝马车

    上了。所以,现在“宝马王子”受欢迎程度超过了“白马王子”,不是“白马王子”不好,而是找不着。

    3、到了中老年才想起补上“青春”这一课,结果给另一半造成无尽

    的伤害

    近些年从事情感咨询,感觉婚外恋出现了一个明显变化的趋势,那

    就是年过50的中老年男子的外遇越来越多,而这些晚节不保的丈夫们都

    普遍让人大跌眼镜。因为,他们绝大多数不是恶习难改的老牌“花花公

    子”,反倒是妻子眼中的模范丈夫,儿女心中的优秀父亲。那为什么“忽

    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呢?除了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之外,他们大都是错失青春期的好孩子,从小为父母而活,婚后,为妻子儿女

    而活,到了后半生,突然之间“大彻大悟”,意识到要为自己活一次。我

    曾经收到一个50多岁中年女性的来信,她说她的丈夫居然跟他当年的初

    恋情人又走在了一起,她伤心欲绝,一个之前连任何女人都不正眼看一

    下的男人怎么会一下子给并不年轻的初恋情人拐跑了,她百思不得其

    解,在通信中,我得知,她丈夫在“奸情暴露”之后狠狠地扔下来了这样

    一段话:“我都56岁了,一直以来,我就没自己活过,高中那会我跟她

    悄悄好上了,我妈知道后硬说我早恋,会影响考大学,为了不忤逆她老

    人家,我只好忍痛割爱。工作以后,我的恋爱,我的婚姻也是她一手包

    办,连你嫁给我都是她安排的,其实我开始并不喜欢你,可我是孝子,我怕我妈生气。这么多年来,我活的很压抑,我觉得自己根本不是自

    己,现在好了,我妈走了,天又让我重又遇到了她,她也过得不幸福,我觉得这回得为自己活一回了!我不想到死了才遗憾”

    说穿了,这个老男人其实就是在“补课”,把他母亲给毁掉的“青春

    期”那一课补回来,可见,青春期是我们每一个人无法回避的正常阶

    段,如果人为地被扼杀,它并不会真的“死翘翘”,反倒会隐藏起来,一

    旦遭遇任何风吹草动,就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所以有时候我们遇到那种一把岁数“青春”才突然“复活”的老男人,那是因为,他们在成长阶段备受压抑,他们没有“青春期”,他们要把失

    去的损失夺回来。三、婚姻中可怕的“情感失语症”

    (一)中国传统的夫妻为何大都“相敬如宾”?

    上文提到,由于中国男人普遍缺少“青春期”,这就导致了两种极端

    的人格状态:要么童年无限延长,始终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要么未

    老先衰,三十岁的年龄却有着五十岁的心境,无论做什么都得过且过,了无生气。这两种男人,都让女人爱不起来,因为他们在情感上都是填

    空题,都等着女人来补充答案。说的再严重点,他们都好似患上了“情

    感失语症”。不会表达,不懂表达,也不想表达,跟他们结婚,就像嫁

    给了一个哑巴,一个什么甜言蜜语都不会说,什么样的内心想法都不会

    敞开来让你知道的“哑巴”。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造就了不少“哑巴夫

    妻”。

    在我的情感系列第二部《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中,我曾经详细

    分析过中国古代的婚姻家庭关系。那时候青年男女结婚,听的是“父母

    之命”“媒妁之言”,讲的是“门当户对”“传宗接代”,爱情从来就不是先决

    条件,甚至连上台面的资格都没有。按照易中天先生在《中国的男人和

    女人》一书中的说法,就是“无爱之婚”,“无性之恋”,话有点绝对,但

    也不无道理。夫妻生活基本上处于“无性”的状态,有,那也只是例行公

    事,或者仅仅为了“播种收割”,既无事前的性吸引,也无事后的性快

    感。虽然那个时候,青年男子都把“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当成人生

    追求的两大目标,但人生若只如初夜,初夜一过,梦也走了。渐渐,夫

    妻之间只剩下“相敬如宾”了,这还算好的,有的夫妻就干脆往“相敬如

    冰”或“相敬如兵”过渡了,冯小刚电影《一声叹息》中张国立扮演的丈

    夫跟徐帆扮演的妻子有这么一句对白“我拉着你的手,就像左手握右

    手,感觉是没了,但要分开是很难”,这句话道出了很多夫妻的实质,只有亲人的温暖,没有心跳的冲动。夫妻似乎就是老老实实过日子,孝

    敬父母,抚养子女才是头等大事,至于情不情、爱不爱并不重要。

    有时候夫妻之间过于浓烈反倒惹人闲话。据《汉书-张敞传》记

    载,汉宣帝时的京兆尹(相当于首都的市长)张敞夫妻情深,每当妻子

    在家化妆时,张敞就为他把笔画眉,天天如斯乐此不疲。你说夫妻两个

    恩恩爱爱的招谁惹谁了,偏偏有爱管闲事的人给皇帝打了小报告,说张

    敞这小子不务正业,天天在家跟老婆搞不正当男女关系,结果汉宣帝一

    听就火了,这还得了,赶紧拿下。张敞简直哭笑不得,只好跑到皇上跟

    前解释:“臣闻闺房之乐,夫妇之私,有甚于画眉者”,意思是说,我们两口子亲亲热热的,不就画画眉毛吗,怎么了?又没伤风败俗,如果连

    这个您都要管,那天下岂不什么事都干不了了?汉宣帝毕竟也是一个思

    想解放的国家领导人,仔细一想,也对,人家两口子爱怎么着就怎么

    着,又没影响工作,更非伤风败俗,何必管那么多呢?这个故事现代人

    看了以后也许会觉得莫名其妙,张敞既没包二奶,又没逛妓院,不就是

    利用业余时间跟自己明媒正娶的老婆画个眉调个情怎么了,触犯哪条法

    律了,屁大点事连皇帝老子都要过问?你还别说,那个时候就是那样,夫妻之间横眉冷对很正常,没事画眉就不正常,别说外人直犯嘀咕,至少家里那位婆婆也会看不顺眼,就要无事生

    非。古文中就有这么一句:“子甚宜其妻,母不悦,去了。”这话翻译过

    来就是,如果儿子太喜欢自己的妻子,但母亲不喜欢,照样可以休掉

    她。不要笑这种古训“变态”,现在很多婆媳不和,不也是这个原因?婆

    婆看不惯媳妇和儿子“过于亲密”,搞得家里总是战火纷飞,似乎两口子

    在家里得跟听英模报告一样正襟危坐,倘若举止亲昵,反倒像一对“偷

    情”的“狗男女”!

    这就是中国人普遍的情感逻辑:夫妻之间,平平淡淡才是真。性爱

    方面过于炽烈者,不是让人想起西门庆,就是潘金莲。

    当然,这并不代表中国古代的男女都是不懂感情的“木头疙瘩”,在

    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也出了不少感天动地的爱情诗篇:比如梁山伯与祝

    英台、张生和崔莺莺、贾宝玉跟林黛玉,还有历代文人墨客写的各种情

    诗,但这些痴男怨女要么以悲剧收场,要么只是在婚前爱的轰轰烈烈,要么就是“洒向青楼都是爱”,把各色妓女当成了情感的寄托对象。歌咏

    夫妻之情的诗篇少之又少,好不容易找到两对相爱的夫妻《孔雀东南

    飞》中的焦仲卿和刘兰芝,《钗头凤》中的陆游和唐婉,结果还被狠心

    的婆婆给拆散了。这似乎隐含着一种潜台词:两口子,“举案齐眉”“夫

    唱妇随”才是正理儿,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算个啥!

    所以按照易中天的说法:“传统的婚姻,从士大夫之家到一般民

    间,夫妇之间的感情,都相当淡漠。尽管中国传统社会反对夫妻随意离

    异,主张“白头偕老 ”“相伴终生”“地久天长”,但更多的是强调人身依附

    关系的“牢固性”,和家庭内部的“稳定性”而非什么“忠贞的爱情”。

    相对于爱情,中国古代文人似乎更看重友情,更喜欢歌颂友情。最

    典型的就是四大文学名著,除了《红楼梦》里面有宝黛钗的爱情描写,另外三部基本上找不到一对像样的情侣。反倒在兄弟之情、朋友之情、师徒之情上大做文章。《三国演义》中的头号正面人物刘备甚至当着兄

    弟的面说出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这样重男轻女重友情轻爱情

    的“混账话”来,在《水浒》中,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事很多,为情人两肋

    插刀的事,对不起,一件也没有,甚至还出现了好几起为了兄弟,插女

    人两刀的“疯狂事”(如武松为了大哥,手刃嫂子潘金莲;杨雄石秀“活

    剥”潘巧云)那中国人的“性”何处宣泄?男的要么去青楼猎艳,要么

    就“望梅止渴”——“望《金瓶梅》止性饥渴”,从各种春宫图画****

    里面“慰安”;女的要么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要么就

    压抑变态,一如张爱玲《金锁记》里面的曹七巧 。

    (二)太过浓烈的感情跟我们传统的中庸之道不符?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问,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此地轻视爱

    情?甚至对男女之间、夫妻之间正常的情感表达也总是采取冷处理的方

    式?

    那是因为太过浓烈的感情跟我们传统所提倡的中庸之道不符。

    儒家学说当中,有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中庸之道。中庸的概念按照

    宋代著名理学家城邑的主张,则是:“不偏谓之中,不易之谓庸。中

    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遗书》卷七)

    中庸之道的核心就是中正平和。表现在感情上,就是不倾向于爱憎

    的极端化和情绪化,所谓“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孔子在《论语》中反复强调:“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

    之在得。”翻译过来就是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

    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

    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核心就

    是一个男人远离冲动,远离欲望,也包括远离女人。

    《论语》里曾经记载孔子路过卫国时见了卫国的国君夫人南子,这

    位南子虽然美艳绝伦,但做派稍显开放,也不知道孔子跟她见面谈了什

    么,出来之后老人家显得有点兴奋,毕竟那时候仕途不顺,突然之间被

    一个王后接见,又是大美女,估计孔子高兴得忘乎所以了,我们都知道

    孔子是一个圣人,但孔子也是一个男人,他也具备一切男人的弱点。结

    果孔子的徒弟子路有点不高兴了,为什么不高兴,大概是觉得老师见了个美女,而且是名声不太好的美女,就有点飘飘然了,似乎有损“师道

    尊严”,至少跟孔子一贯的圣人形象不符,孔子就急了,论语里随之记

    下了孔子对子路说的这样一段话:“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翻译

    成白话文就是:如果我做的不对,就让天厌弃我吧。其实,孔子的潜台

    词是说,如果见南子的种种行为不符合君子风度的话,那天天打雷劈不

    得好死。

    孔子和子路这番表白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了,不就

    跟一个美女见了个面喝了杯咖啡吗?又没干什么?何况人家还是王后,又不是街头流莺、青楼艳妓,子路有点多管闲事,孔子的反应也有点过

    激。但在男女授受不亲的那个年代,在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看来,这可是

    大事,如果不解释清楚,那可晚节不保。可见,男人见色起意是要不得

    的,哪怕这个“意”仅仅是兴奋也天理难容。发展到宋代,朱熹等理学家

    更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这个六字方针并不仅仅针对女

    人,也同样是罩在男人身上的紧箍咒,慢慢地,中国人把一切“欲“都视

    为大敌。“无欲无求”成了最高境界。于是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敢去

    主动争取,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也不敢去抗争,欲言又止、欲说还

    休,逆来顺受,得过且过成了中国人面对各种问题的普遍心态。所以,生活力求平稳,日子过得平实,不求多姿多彩,不求热情奔放,反倒心

    安理得。倘若一对男女爱的太过热烈、疯狂,男的容易被看成不负责任

    的花花公子,女的则被视为不守妇道的荡妇娇娃。好一点像贾宝玉、林

    黛玉在贾府上下也被视为异类:贾宝玉被人称为”混世魔王“,以一本正

    经的那位父亲贾政更是把这个儿子看成”孽障“,恨不得亲手勒死他。林

    黛玉人缘也不好,贾府上下都对她敬而远之。这就是追求浪漫的结果,甚至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内还有一种论调甚嚣直上:如果一对

    男女,尤其是男人,不以结婚为目的去谈恋爱,就是耍流氓。

    中国人虽然自诩人情味比西方人丰富,事实上却是将本来应该是自

    然而发的感情公式化与渠道化的,因此,就倾向于搞“名不正则言不

    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中国历来都是先结婚后恋爱,反倒自由

    恋爱是五四以后从西方传过来的,两性关系必须符合人伦,倘若看到一

    对陌生的男女在街上走,或者秘密约会,就会生出很多闲话,甚至会认

    为是”伤风败俗“这些年随着社会风气的逐步开化,略有好转,但正常的

    两性交往,还是放不开,要不怎么剩男剩女这么多?要么相亲节目怎么

    大行其道?尤其是大多数中国男人,面对心爱的女人,不敢追,不会

    追,有时候只好逼得女方去”倒追“,我上大学是在中文系,原以为中文

    系的男生都很浪漫,谁知个个跟老夫子一样只会埋头读书,我记得上大二那会儿,我是宿舍里第一个谈恋爱的男生,结果同宿舍里其余的都

    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好像我是个“;另类”,当时班上女生谈恋爱的

    很多,基本上找的不是中文系的男生,反倒是校外的居多,有一次跟班

    上一个女生聊天,才知道,她们都我们太木,像个没开化的小孩一样。

    连中文系的男同学都如此“呆头呆脑”,更别说其他男人了。

    (三)不会恋爱、不懂浪漫、不解风情为何成了中国男人的通病?

    在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之下,中国男人普遍患上了一种“情感失语

    症”:

    1、 不会谈情说爱,不敢主动表达,不懂甜言蜜语。

    说句有点不太客气的话,在情感方面,中国男人大概是世界上“情

    商”最低的男人之一:西方经典的文学模式都是英雄救美,中国不是,都是美女救公子,要不就是女侠搭救落魄书生。而且那些让老百姓喜闻

    乐道的帅哥们、才子们都一个个比黄花闺女还矜持害羞,没办法,男人

    都不主动,只好女人来主动进攻。《天仙配》里面是美丽的七仙女把人

    家董永堵在路口不让走,《梁祝》里面也是祝英台先主动表白,聊斋里

    面各色狐狸精更是半夜自动送上门;在中国的影视作品里,男人不谈恋

    爱都还像模像样的,一谈恋爱准冒傻气,有一段时间,影视剧里,老婆

    对老公最爱说的一句台词就是:“瞧你那傻样”,好像男人不“傻”,女人

    就不爱。搞得中国影视剧里的男人一遇到女人,就集体犯傻,偶尔有那

    么一两个不傻的,不是花花公子,就是流氓恶棍。在情感咨询中,我则

    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投诉:“他不懂得关心人”“他很少哄我”“他从未说

    过一句我爱你”“他可笨啦,老是不懂我的心”。

    总之,无论在戏曲影视还是日常生活中,中国男人的总体形象都不

    尽人意:不是太被动、太软弱、太窝囊,就是不会关心人、体贴人、照

    顾人。

    中国男人不善表达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

    夫子,就在《论语》中反复强调,“君子要呐于言而敏于行”,提倡少说

    多做,这本来没错,但孔子过份看重人的“老实本分”,对能说会道之人

    总是心怀警惕,称之为“巧言令色”,这就有点“矫枉过正”了。试想,一

    个男人无论什么场合都严肃认真,不苟言笑,你还能指望他回家见了老

    婆一下子展露出“吴宗宪”似的口若悬河吗?除非他有分裂型人格障碍。2、 大男子主义严重,潜意识里面认为跟自己心爱的女人卿卿我

    我,缠缠绵绵非大丈夫所为,搞得个个都跟盆里的洋葱似的——装蒜。

    中国古代有一种爱情观很荒谬,但又很有市场,那就是男人不能太

    痴情,否则乃沉迷女色,不务正业。看看中国历史上那些为爱情献身的

    皇帝们,从商纣王、周幽王,到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不是亡国之

    君,就是上了昏庸之主的黑名单。好像一个真正的男人都得远离女色才

    正常。否则就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反过来要想英雄气长,就得儿女

    情短。搞得中国古代的英雄好汉各个都跟性冷淡似的,离女人远远的。

    无论正史还是野史中,我们只看到英雄们在怎样地“精忠报国”,看不到

    他们跟恋人、跟老婆如何地“缠绵悱恻”,那有没有沉溺于儿女情长的英雄呢?有倒是有,但大都英雄气短,他们或者是失败的英雄,如舍不得虞姬的项羽;或者是短命的英雄,如

    娶了小乔的周瑜;或者是一身污点的英雄,如爱上貂婵的吕布,还有由

    英雄变成狗熊的,如放不下陈圆圆的吴三桂,他们无一例外都有女人疼

    女人爱甚至有女人心甘情愿为他们献身,而且他们遇到的都是如稀世之

    宝般的绝色美女,可这些美女带给他们的不是什么好运气,而是大麻

    烦。项羽霸王别姬之后乌江自刎,半生基业付之东流;吴三桂“冲冠一

    怒为红颜”,把大明江山给活活断送了,最后一世英雄沦为了人人唾骂

    的汉奸。所以,儿女情长的结果,就是英雄气短了,那么反过来说,要

    想“英雄气长”,就得“儿女情短”。

    难怪易中天在他所著的《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一书里发出了“一声

    叹息”:《红楼梦》通篇说爱情,却一个英雄也不见,《水浒传》遍地

    是英雄,却半点爱情也难寻,这大概也是造成中国古代的英雄好汉“性

    冷淡”的一个原因吧。(这跟西方神话传说中英雄救美女,美女爱英雄

    全然不同,人家侠盗罗宾汉也好,郁金香方方也罢,都是美人如玉剑如

    虹,东边我的美人儿,西边大河流,既征服敌人也征服女人,咱们正好

    相反,建功立业必得舍掉儿女私情,否则就是重色轻友胸无大志的酒色

    之徒!)

    实际上,不会恋爱、不懂浪漫,不解风情基本上属于中国男人

    的“通病”,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自己的青春阶段缩短或抹杀,从父

    母眼中的孩子直接跳接到婚姻的现实中。我身边就曾有好几位已婚男人

    悄悄告诉我,他是为了父母才去结婚的,并没体会到什么婚姻的幸福

    感。也基本上没怎么谈过恋爱,结婚都是父母安排的。除了偶尔会流露

    出一点失落,也没觉得有什么太多的遗憾。有时候,中国男人的“情感失语症”还会表现出另一种非常极端的方

    式:那就是用性作为挡箭牌,通过不断的变换情侣追求一种空洞的男性

    虚荣感。

    一直以来,中国的男人和女人是生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爱价值系

    统中:男人必须理智而坚强,不可太软弱和情绪化,但可以放纵性欲,如果一个男子性格过于外露,情感过于丰富,就会被人耻笑为“娘娘

    腔”,或“不像个男人”。所以,男人去风流不是罪,会流泪倒是错;女

    人正好相反,感情丰富理所当然,泪眼朦胧更会惹人爱怜,但必须压抑

    性欲,否则就是“人尽可夫”的荡妇。不知不觉中,男人倾向于把亲密诉

    求诉诸于“性”,女人则把亲密诉求过度情感化或情绪化。

    虽然“万恶淫为首”是中国人文化潜意识的重要内容,但对男女的影

    响是不太一样的。男人则是结婚前一定要乖,结婚后“怎么着”都行,只

    要别影响婚姻。中国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如今则对已婚男人的外遇

    普遍持宽容态度恐怕与此相关。而对女人,“淫”则是头号大敌,无论各

    个年龄段的女性,都要把“守贞”当成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否则就

    是“不洁”,这也是“处女情结”为什么在中国如此大行其道的文化心理所

    在。(详见下节)有些男人跟我直言,他喜欢上床实际上就是把情感表

    露转化为情欲宣泄,因为只有在床上,他才感觉自己像个男人,他害怕

    女人看穿他的软弱,只有通过不断的变换情侣来证明自己的男性魅力。

    其实,这也是一种“情感失语症”,只不过用性来掩盖了。四、男人的处女情结和恋母情结其实是一回事

    (一)处女情结绝不仅仅是娶个处女做老婆这么简单

    如果你是个文学青年,那么在你的阅读体验中,一定会对经常出现

    在情爱小说中的一个句式非常熟悉——“她失去了一个姑娘最宝贵的东

    西”。这“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呢?不用我点破,大家都心领神会,就

    是那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女儿身”。

    “哪儿的人最在乎处女?”如果有人在全球范围内做一个这样的调

    查,相信中国人肯定能进前三名。

    过去一提男人的处女情结,大家就觉得是老生常谈,“不就想找个

    处女结婚吗?心理变态”!也许有些女读者一听这个就嗤之以鼻。

    其实,问题远不是那么简单,处女情结对中国男人来说是深入骨

    髓,他不仅仅表现在想娶一个处女作老婆这个单一的问题上,还四处蔓

    延,广为渗透,影响了中国男人情爱心理的方方面面,比如关乎男人的

    面子问题,比如只想找不如自己的女人,拒绝比自己优秀的女人,比如

    怕戴绿帽,再比如当下某些成功男士喜欢“老牛吃嫩草”,爱找跟自己女

    儿年龄一般大的做情人或配偶,甚至在性方面出现种种的障碍,似乎都

    可以从处女情结这个源头上找到答案。

    中国人的处女情结不仅根深蒂固,且源远流长。在古代,“饿死事

    小失节事大”跟现在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样深入人心。据说,那

    个时候,大户人家不仅娶妻娶处女,养婢纳妾也得要求是处女。在民

    间,即使一个男人穷困潦倒家徒四壁,讨个老婆是否为处女也是首要条

    件。“水不厌清,女不厌洁”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约定俗成的一种普遍心

    态。哪怕到了21世纪的今天,哪怕是80后出生的小男孩,也都会在内心

    深处的某个角落企盼在“洞房花烛夜”娶个纤尘不染的处女回家。处女情

    结我没有,但我身边很多男人都有。我看到有个调查,说中国男人当中

    有处女情结的几乎占到了60%以上,这个数据不知道是否有夸张的嫌

    疑,前不久还有调查显示某些中学生还自己乳臭未干呢,也做起了“处

    女梦”,希望自己将来的另一半在新婚之夜还“白璧无瑕”,你说可笑不

    可笑?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跟我说,中国男人的处女情结一旦表现在婚姻问题上就像个专制的暴君:我跟一个女人结婚,不仅娶的是她的今天,也

    要娶她的过去,还要娶她的明天。它的潜台词就是,我要找的这个老婆

    不光在新婚之夜要奉献出她的第一次,婚前即使未曾相识也得为了我这

    个尚未出现的老公守身如玉,将来我死了她还得无条件为我守寡终身!

    其实处女情结,不光中国男人有,日本著名情爱作家渡边淳一的作

    品《男人这东西》中有专门一章提到了这个问题,日本男人的处女情结

    也很重。可见,在东方这样大男子主义盛行的国度,男人在内心深处总

    是渴望成为他女人的最初的男人,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处女情结。在传统

    婚礼上,新娘身披洁白无瑕的婚纱,象征着她奉献给爱人的内心和肉体

    与她所披的婚纱一样纯洁无瑕。因此断言,男人喜欢处女,是一种对纯

    情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读。

    (二)在家里男人要女人守节,跟在朝中皇帝让臣下尽忠是彼此对

    应的

    男人的处女情结,古老而神秘,既是传统的大男子主义思想的一种

    延伸,认为跟我过日子的女人必得唯我独尊从一而终;又是随意支配女

    人改造女人,将女人视为战利品的雄性心态的流露;尤其在中国,处女

    情结产生的一个历史原因,跟长期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低,和中国历代

    提倡的女性节烈观息息相关。

    对此,鲁迅先生在他写的《我之节烈观》一文中有关非常精辟的阐

    述:“古代的社会,女子多作为男人的物品。或杀或扔,都无不可;男

    人死后,和他喜欢的宝贝,日用的兵器,一同殉葬,更无不可。后来殉

    葬的风气,渐渐改了,守节便也渐渐发生。”“此后皇帝换了几家,守节

    思想倒反发达”

    鲁迅的看法可谓一针见血:“皇帝要臣子尽忠,男人便要女子守

    节”,二者之间原来有着如此一脉相承的联系!

    仔细想来,在家里男人要女人守节,跟朝中皇上让臣下尽忠原来是

    彼此对称,遥相呼应的一回事。

    做臣子的为了在皇帝那儿混口饭吃自然要听人家的,谁叫皇帝是

    ceo,他是打工的?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腿也软,所以中国的男人们

    在外面整天要对皇帝下跪,受了一天的窝囊气,回到家里就要找个出气

    筒,否则人还不给憋出神经病来,于是中国的女人们就倒霉了,每天夜幕降临,她老公回家,她该“上朝”了,“朝见”的不是天下那个皇帝,而

    是家里那个皇帝。中国古代,妇女地位低,原因就在这,因为他的男人

    们每天出门要见各种帝王将相、顶头上司,是鞠不完的躬,点不完的

    头,赔不完的笑脸,为了心理平衡,他就摇身一变,回家要称王称霸,要在自己的老婆孩子面前当个天王老子。这叫“角色转换”,于是,君臣

    关系延伸到了家中。在朝廷里的臣子变成了家庭里的皇帝。同样,臣子

    须对皇帝尽忠也顺理成章为妻子要对丈夫尽忠,但这种尽忠非常不平

    等,都是单方面的,臣子对皇帝忠心耿耿,但皇帝对臣子却无须全心全

    意,高兴了就用你,不高兴随时骂你,惹急了还会把你炒鱿鱼让你走

    人,碰到一两个脾气大难伺候的搞不好还把小命给赔上。家里亦如此,妻子对丈夫一心一意,但丈夫却可以三心二意,今天娶了你,明天说不

    定还会带个二奶回家,后天再去出门找个小三,你不仅得忍气吞声,还

    得表现出一副“海纳百川”的胸怀。

    这就是中国历代女性的悲剧!

    中国古代,每当王朝末日或者战争来临,男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力

    挽狂澜,或者奋起自卫,反倒先惦记起自己身边的女人来,惦记她什么

    呢?不是想着怎么保护她、关心她、使她免受伤害、免受凌辱,而是变

    本加厉地让她保持贞洁。所以前面心理学家的分析在这里就找到依据

    了,男人结婚找处女,死后让妻子守节都是“一条龙”的思想,处女是前

    提,守节是延续。

    本质上都把自己的女人当成了随意支配的附属品。

    (三)“老牛吃嫩草”其实是男人不太自信的一种表现

    这就是中国男人处女情结产生的深层原因,他不仅渴望长期占有自

    己的女人,也妄想任意支配她们,使唤她们。倘若进一步分析,男人对

    处女的向往背后似乎还有一种潜在的自卑感在作祟。这两者心态看似相

    反,却同时纠结在一起,对此,在《男人这东西》一书中,渡边淳一也

    是持类似的观点:“当我们开始探索推崇处女性的男人的内心世界时,我们会发现其中隐藏着一种深深的不安。男人无法忍受在性方面被女友

    同她以前的男友或丈夫做比较,这与男人在性方面缺乏自信有关。”往

    往外表看上去越“老实”,越“传统”的男人越有这种不自信。

    我认为,男人对处女情结的执拗,实际上反映了男人一种潜在的择

    偶心态:男人要在自己心爱的女人面前“充”强者,否则,他就会产生被轻视被嘲弄的心态。

    过去都说,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这个顶梁柱不粗,不硬,力

    度不够,房间就会坍塌。所谓“粗”和“硬”就包含男人外表的强悍,也包

    含男人的财力,同时也暗含着男人“那方面”的大小、硬度和力度。如果

    男人在“那方面”天生不够“大”,他就不敢在女人面前炫耀,只好退而求

    其次,找个年纪轻一点、经历少一点、经验缺一点的女人,这样就可以

    实行“愚民”政策,反正你什么都不懂,那我也装聋作哑,就像某些极权

    国家,统治者本身就不自信,怕老百姓知道太多,就搞坚壁清野,消息

    封锁,结果老百姓被洗脑以后,也就乖乖听话了,你要求不高,他也就

    乐个清闲。男人的处女情结有时候就是掩耳盗铃的结果。

    在本章第一节,我曾经提到过,一部分中国男人很小就跟母亲亲

    密,跟父亲疏远,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恋母情结”,有“恋母情

    结”的男人往往同时也有“处女情结”,为什么会这样?第一,母亲在孩

    子眼中,尤其是男人眼中是“贞洁”的象征,这点跟处女相仿;第二,有

    恋母情结的男人由于在精神方面尚未断奶,他们大都不懂得如何跟异性

    接触,在女人面前往往不够自信,为了掩饰这种不自信,他们反倒拒绝

    一些经验丰富的成熟女性,喜欢经历趋于简单的青春女孩,处女则让他

    们看到了曙光。所以,男人的处女情结跟恋母情结其实是一回事,只不

    过是一个形态的两个方面而已。

    对此,渡边淳一在书中有一点分析非常到位,他说:“男子一旦产

    生诸如‘这女人该不会试过很多花样了吧”,或“也许她以前同比我更行

    的男人相爱过’或‘会不会觉得我很笨拙这类观念,那么他的身体便会自

    然而然地受这些强迫观念影响而变得不听使唤。”无疑,这是让男人来

    说最为羞耻和丢面的事。中国男人更是如此,没车没房没老婆无所谓,就是不能没面子,面子像一个无形中存在的太上皇,几乎主宰了男人一

    生的命运轨迹。某种程度上,中国男人就是一种“面子动物”,为面子而

    活,为面子而拼,甚至为面子而死。(具体详见《女人不狠,地位不

    稳》一书,我就详尽分析了中国男人这种独一无二的面子心理。)

    我看过一个报道,近些年男人在性方面的障碍越来越多,大多数都

    是心理因素造成的。除了工作压力大之外,还有一条原因值得重视:

    那就是男人如果遇到经历比他曲折,经验比他丰富的女人,在床上

    不太容易找到自信,甚至会“雄风不再”“武功尽失”。反倒在一张白纸的

    处女面前,男人就像一支沾满油墨的笔,跃跃欲试。越老的男人在那方面越不自信,他就越需要一个年轻的女人掩盖自己,所以男人岁数越

    大,反倒越喜欢找年轻的女人,核心要素就在这,他不是太过自信,而

    是太不自信。否则,女人四十如狼似虎,老头子又不是武松,如何抵挡

    得了?不如找个像女儿一样的恋人,一方面找回父亲的尊严,另一方面

    做个遮羞布。反正太过年轻的女孩在性方面还不太开窍,那方面的需求

    尚未充分开发,直接接管,方便又省事。

    不过这里我要强调一点,男人喜欢找处女,想娶处女并不代表男人

    最爱处女,这是两个概念。男人最爱什么样的女人呢?我在我的情感三

    部曲前两部《男人是野生动物,女人是筑巢动物》以及《女人不狠,地

    位不稳》中都分析过这个问题,那就是男人最爱一种思想上深藏不露、性格上捉摸不透、行动上飘忽不定的女人,我把这种女人称之为“三不

    女人”,为什么会这样?请大家细看我前两本书。男人是一种把爱情和

    婚姻区分得很清楚的理性动物,爱情方面男人最爱“三不女人”,婚姻中

    男人却倾向于找一个相对比较简单、好驾驭的女人做老婆。

    这年头,热衷于“老牛吃嫩草”的男人越来越多。曾经在网上看到一

    个帖子,里面总结了“老牛吃嫩草”的16条好处,其中说到:老牛的牙口

    和消化都不好,需要吃嫩草;嫩草的营养比较丰富,老牛自然爱吃;嫩

    草比较贵,只有老牛才吃得起;别的老牛都在吃嫩草,剩下的老牛不

    吃、或者剩下的嫩草不让老牛吃的话,显得不够与时俱进;老牛消化不

    好,嫩草被老牛吃了以后还能全身而退,顺着牛粪出来,不久就是一棵

    更加花枝招展的嫩草;老牛守着一丛嫩草,就算吃不了,也能表示他很

    有面子。说来说去,“老牛吃嫩草”无非就是老牛腿脚不灵了,啃不动

    了,加上嫩草新鲜昂贵,男人一方面遮了羞,另一方面又有了面子,自

    卑加自我炫耀的双重心理使得老牛们热衷于对嫩草的“挖掘”作用。

    “老牛爱吃嫩草”也是老男人“采阴补阳”的一种生理需求。人老了,不仅老眼昏花了,腰板也不直了,腿脚也不灵了,如果这时候有个年轻

    貌美的小姑娘相伴左右,天天嘻笑逗乐,那对于夕阳西下的老人家来说

    无异于雪中送炭,对于不甘其老的成功男人来说,第二春就会再度焕

    发,有人说嫩草对于老牛是大补之物,益寿延年;老牛吃了嫩草,会挤

    出更加营养丰富的奶来,因此中国的古人又常以“一树梨花压海棠”来形

    容这种“老牛吃嫩草”。据说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早年以连续写出“云破月

    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飞絮无影”被当时

    的词坛戏称为“张三影”,谁知到了晚年,创造力衰竭,再也写不出什么

    东西来了,于是在80岁那年又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这一娶不打紧,这颗文坛老树又开出了新花,他的好友大文豪苏东坡前来祝贺,就写了首

    诗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

    树梨花压海棠。”梨花指的是白发丈夫,海棠指的是红颜少妇,一

    个“压”字道尽床上无数风流!到了后来,“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成了老夫

    少妻,亦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说法。连俄罗斯著名作家纳博科夫当年

    描写一个中年男人恋上豆蔻少女的禁毁小说《洛丽塔》介绍到中国来,也被好事者译成了“一树梨花压海棠”

    当然,前提是嫩草心甘情愿的被老牛吃,否则一旦嫩草嫌弃起老牛

    来,那就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啦!所以,男人所谓好吃嫩

    草,喜欢处女,其实也有怕戴绿帽的潜在恐惧。

    青山不改,绿帽长留。个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婚恋史,实际上就是

    男人不断出去风流快活,也是女人不停地给老公戴绿帽的历史,男人越

    爱出去花,老婆红杏出墙的几率就越大,二者相辅相成比翼双飞,“绿

    帽”似乎就是男人风流必须付出的代价。于是,为了避免绿帽横飞,男

    人对女人的要求就越来越变本加厉,包括对贞操的严防死守,对烈女的

    大加褒扬,对处女的极力讴歌。说来说去,男人怕戴绿帽就是怕对老婆

    的完全失控,这在过去视妻子儿女为男人私有财产的封建社会简直是奇

    耻大辱,因为,她是对男性自尊的极大挑战。男人这种对戴绿帽的恐惧

    甚至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一旦吃起醋来比女人还过份,还吓人。

    曾经有人问我,男人和女人谁更爱吃醋,我的回答——表面上看是

    女人,最可怕的却是男人。女人吃醋就像雷阵雨,来的快去的也快,即

    使是公认的醋坛子,被打翻了也只是洒了一地,只要男友(丈夫)认真

    清理,还是能够打扫战场收拾残局的。倘若是女人惹得男人醋意大发,后者不吃则已,一吃往往会“吃不了兜着走”,此时挥之不去的醋意就会

    演变成化解不开的敌意,最后,暴风雨就要来临了,直搅得天翻地覆甚

    至血流成河。古今中外这种例子比比皆是,男人吃起醋来不仅会械斗,还会出人命,甚至会引发战争。

    比如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就因为吃醋吃昏了头,最后竟和情敌决

    斗,不治身亡;比如明末将领吴三桂,由于误听传闻,以为自己精心泡

    下来的“小蜜”陈圆圆跟了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于是“冲冠一怒为红

    颜”,一吃醋,竟把江山拱手让给了清兵,最后沦为汉奸,落了个遗臭

    万年的下场。至于吃醋引发战争,比较著名的案例就是《荷马史诗》中

    记载的特洛伊战争,斯巴达王后海伦跟着特洛伊王子私奔,斯巴达国王

    一怒之下,把一个国家的醋都打翻了,于是向特洛伊宣战,一场长达十年的旷日持久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帷幕。

    有人分析,这种动不动就把“醋坛”变成“拳坛”和“武坛”的男人其实

    是极端的不自信,从心理学来分析:属于典型的偏执型人格障碍,对于

    爱情缺乏安全感,对于爱人有强烈的占有性和排他性,宁可鱼死网破,也决不容许他人介入。女人嫁给这样的男人不仅找不到安全感,反而时

    时生活在恐惧和噩梦之中,所以,提醒天下的女人们,一定要睁大双

    眼,看看身边的爱人是不是属于这种报复心极强的男人?如果是,就像

    远离瘟疫一样远离他。一旦这种人因爱生恨,后果不堪设想!

    可见,男人的处女情结,表现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不是结婚只想找

    个处女那么简单,有时候,交往阶段对方太过主动、热烈,不够含蓄、矜持,也会把他吓得“落荒而逃”。

    一位女作家跟我说起过一件相当荒唐可笑的事。她认识的一个女孩

    子因为是处女,在热恋期间她的男友竟然害怕承担责任,拒绝跟她上

    床。

    这件事初初听起来很奇怪,不都说中国男人有处女情结吗?为啥当

    处女主动投怀送抱,受宠若惊求之不得的男人反倒临阵退缩了?

    对此女作家给我的解释是,男人希望将来娶的那个人是处女,却害

    怕一块玩耍的女孩子个个都是处女,“责任太可怕了”,要他对过往的女

    友一一负责的话,他做不到。跟一般女子逢场作戏,爱就爱了,做就做

    了,散就散了,谁也不欠谁。可是对方要是个处女可就糟了,亲热过

    后,把脸贴上来,一声轻轻柔柔的“亲爱的,我是你的人了”,顿时像用

    蜘蛛丝缠住男人,让男人有种插翅难逃的感觉。那个女孩的男友一定害

    怕被缠上,所以才拒绝跟她上床的。

    看来中国男人根深蒂固的处女情结是和婚姻捆绑在一起的,如果暂

    时扔下婚姻这个包袱,男人有时候见了处女,反倒躲得远远的,因为逢

    场作戏的男人们最怕承担责任!

    有时候想想,男人真的是一种非常可笑的动物,他一方面要求跟自

    己结婚的女人是处女,一方面又在内心幻想全天下的女人都是妓女,另

    一方面又奢望自己喜欢的女人在其他男人面前是烈女,偶尔还会希望自

    己不爱的女人也傻傻的做个一心只想着他的痴女。有时候男人又很贱,如果一个女人太爱他认识他不久就主动把贞操

    献上,他会像江姐鄙视叛徒甫志高一样的看不起她,觉得她太随便不像

    圣女贞德,太便宜缺乏收藏价值;如果一个女人太自爱认识他许久还坚

    守处女的岗位,他又认为她太死板就像修道院的院长嬷嬷,太僵化好比

    是马王堆的出土女尸。

    男人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不可理喻。

    (四)男人最想娶的女人是公主,最不想娶的女人是女王

    这种处女情结的根深蒂固甚至导致了男人经常“有眼不识金镶玉”:

    记得有一次我去做一个财经节目,现场来了不下十个女强人,她们不仅

    是事业辉煌的职业女老板,而且无论是外貌气质身材都不输于任何明星

    模特,可感情生活无一例外不处于感情荒芜的状态。主持人很纳闷,现

    场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外貌、学识、才气如此顶呱呱的优秀女性找

    不到另一半?是男人都瞎了眼?还是女人都挑花了眼?

    我认为两个原因都有,在《男人是野生动物,女人是筑巢动物》一

    书中,我曾经分析过中国男人和女人截然相反的两种择偶心理:女人喜

    欢“仰视”,男人习惯“俯视”——对女人来说,无论她再优秀,她还想嫁

    以个比她更优秀的男人,用一句唐诗来形容,女人的择偶好比是“举头

    望明月”;男人正好相反,他哪怕再无能,他的择偶也是一种“俯视”心

    理,喜欢在比他弱的女人堆里找,若用另一句唐诗来形容,那叫“一览

    众山小”。

    当然,这不代表男人都想找最差、最丑、最穷的女人。面对美貌、聪明、多金的女人,男人也会动心。不过,这其中,大多数男人最想娶

    的女人是公主,最不想娶的女人是女王。别看都是王室出身,其间可是

    千差万别。公主又年轻又美貌,个性单纯,行为乖巧,贤良淑德,且家

    世还不错,搞不好对男人的事业还有促进作用,要说缺点,顶多有点任

    性,偶尔耍点小姐脾气,只要男人哄一哄,还不乖乖倒入你怀中做个小

    宠物?哪个男人不喜欢小鸟依人?公主型的女孩正好满足了男人的这种

    大男人需求。有一阵子,奥黛丽·赫本成了全世界男人最想约会的对

    象,最想娶回家的老婆,还不是因为她演了一部《罗马假日》,演了一

    个偷偷跑出去跟记者瞎逛的公主?里面的赫本,一头俏丽的短发,一身

    雪白的长裙,就像一个圣女一样冰清玉洁。据说《罗马假日》上映以

    后,很多男人都幻想赫本身边的那个记者不是格里高利·派克(影片中

    记者的扮演者,好莱坞著名影星)而是自己。这种“公主情结”说穿了也是“处女情结”的一种外延。

    女王就不得不了,身份高、地位高、收入高,但同时,气势高、胃

    口高、要求更高,男人面对这种女人呢,没法“一览众山小”,相反,他

    得“举头望明月”,久而久之,男性的自信、自尊、乃至自由都会遭

    到“毁灭性打击”,这也是为什么男人大都不爱接近女强人,不爱追求女

    强人,更不敢娶女强人回家的原因了,一句话,他很难搞定。

    男人骨子里总想当老大。哪怕在外面当领导,回家也要当领导,宁

    愿当驸马,也不愿当“王的男人”。事实上,真正的强者是外面领导别

    人,回家被太太领导。

    相反,在中国,有那么一批不怎么自信的男人,或者说也不怎么成

    功的男人,在外面没机会领导别人,回家非要“打肿脸充胖子”,在谁面

    前充胖子呢?肯定不敢在财大气粗的女王面前,只好找个啥都不懂的黄

    毛丫头。

    香港著名情感女作家张小娴有篇文章叫《男人要的三份礼物》,里

    面说到“男人最喜欢的礼物只有三份:1、一顶高帽。不时向他送上一顶

    又一顶的高帽,称赞他、崇拜他。2、仰慕的眼神:即使他做了一件很

    笨的事,你还是送上这样的眼神给他。3、生命的安慰。让他知道,你

    会与他同甘共苦,你是他心灵的安慰。他收到这三份礼物,就会送你很

    多礼物。”张小娴说的这三份礼物里面,前两份都说的是对男人精神上

    的崇拜和认可。这两条“迷魂汤”做好了,时不时给他灌一下,男人就会

    找不着北,这也是对付某些内心自卑却要硬冲强者的男人们的心灵抚慰

    剂。第二章

    “童年潜意识”是我们在跟父母的关系中逐

    步形成的

    如果我们小时候在父母那里没得到足够的快乐,长大以后会在

    潜意识中把恋爱当成一次又一次的“疗伤”过程,目的是想补偿童年

    的不幸。具体表现就是,我们会把恋人当成“理想的父母”,在他面

    前,我们会把自己退化成一个孩子,以期得到理想父母的爱。一、 一个人对自我的最初认识,来自他的母亲

    (一) 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都能在跟母亲的最初关

    系中找到答案

    在人类的各种情感当中,母爱无疑是最原始、最持久,也是最无

    私、最伟大的,当我们呱呱落地,我们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是我们的

    母亲,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是我们的母亲,当我们受委屈、最孤独的

    时候,我们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我们的母亲,当我们在外漂泊、思念故乡

    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还是我们的母亲,我们会把祖国比喻成母亲,把大地想象成母亲。每一个人从生到死,母亲都会深深影响着他的一

    生。

    可以说,母爱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情感需要。如果一个人从小缺少母

    爱的滋养,他的心灵将是干涸和残缺的。多次被世界各国电影届专业人

    士评为世界十大电影之首的《公民凯恩》,实际上讲述的就是一个从小

    被母亲送走的孩子一生的“光荣与梦想”、“成功与失落”。他是报业巨

    子,他是商界奇才,他的帝国覆盖全美,他的庄园堪比皇宫,他的第一

    任太太是总统的侄女,他的第二任太太是当红的歌星,但他的内心始终

    被一种缓缓落入深渊的寂寞所包围。直到离开人世的最后时刻,他一直

    在念叨着一个叫“玫瑰花蕾”的单词。它究竟代表着一种什么样的寓意

    呢?这引起了新闻界和狗仔队的巨大兴趣,整部影片就围绕着这个巨大

    的谜团徐徐展开……直到影片的最后,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被

    凯恩所念念不忘的“玫瑰花蕾”只不过是他童年时代玩过的一个雪橇,那

    时候他在母亲身边无忧无虑,快乐的成长。“玫瑰花蕾”无疑代表着一个

    失落的灵魂,失落的童年,失落的母爱,一个失去童年欢乐、离开母亲

    关爱的男人,哪怕再成功辉煌,再富可敌国,也不过是具行尸走肉。

    影片后半部,镜头经常对准凯恩华丽的庄园,里面空空荡荡,几无

    一人,好像一个巨大的坟墓,凯恩常常踉踉跄跄地走在其中,脸色悲伤

    凝重,眼神飘忽迷离,宛如一个穿梭于地狱里的魔鬼。很多影评人指

    出,凯恩一生都是个孩子,尽管他后来成了财富的巨人,但他的心灵从

    未长大,他总是嗷嗷待哺,像个缺奶的婴儿。他从未建立起真正的安全

    感,即便他住在像皇宫一样富丽堂皇的庄园,他也“拔剑四顾心茫然”。

    甚至他和两任太太的婚姻失败,也可以从他童年的悲剧中找到原因,他

    从小被母亲遗弃,导致了他对女人终生的不信任。而他的人际关系同样

    糟糕透顶,随着他逐渐登上成功之巅,他过去的监护人、合伙人甚至一生最好的朋友都纷纷离他而去,最后算是真正落了个“众叛亲离、孤家

    寡人”的地步,跟他共事二十年,曾经是他最信任的朋友也是他最重要

    的合作伙伴里兰对凯恩有句评价:“他谁都不爱,他只爱自己。”其实,他恐怕连自己都爱不起来,他一生就是一只迷途的羔羊,都在找寻回家

    的路,而玫瑰花蕾就是他始终想找却怎么也找不到的家园。

    从凯恩身上,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我们跟情侣、配偶之间的亲密关系,跟儿女之间的亲子关系,跟朋

    友、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都可追溯到童年,从我们跟父母之间的关

    系,尤其是跟母亲之间的最初关系中找到答案。

    3岁之前的孩子,无论是男孩女孩,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他跟母亲

    之间的良好关系,这种关系是他以后的人格基石,也是他以后建立各种

    感情关系、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母亲对待3岁之前的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跟他建立

    良好的关系,这种良好的关系会给他的一生带来益处,否则,也会给他

    的一生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苦。而这种良好关系的建立将直接取决

    于母亲对他的爱、尊重、信任和宽容。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无法在他人生

    面对的第一个人那里获得足够的爱、尊重、信任和宽容,他的人格的基

    石就会不稳固,甚至摇摇欲坠,他将无法很好的面对他自己,也无法很

    好面对他的父母,将来上学以后也无法很好的面对他的老师和同学,将

    来工作以后也无法面对他的领导和同事,结婚以后,更无法很好的面对

    他的配偶、孩子,甚至传染给他的下一代。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在婴幼期,爱远比机械的教育、单纯的给予知识更为重要,如果母

    亲既爱他,又尊重他,信任他、宽容他,那么,将来他长大以后,也会

    像母亲爱他一样爱母亲、爱周围的人,爱他的老婆孩子,爱这个世界。

    正如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言:“母亲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让她

    的孩子感受到她是值得信赖的人,然后她必须把这种信任感扩大,直到

    涵盖儿童生活环境中的全部东西,如果母亲的第一个工作——即获取儿

    童的感情、兴趣和合作——失败了,那么这个儿童便不容易激发出对社

    会的兴趣,也很难对其同伴有友好之感。”

    凯恩的人生悲剧在于:由于家境贫困,母亲过早的把他送了出去,这代表孩子跟母亲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瞬间坍塌。在参加一次亲子教育的研讨会上,我就曾提出一个观点:母亲生下

    孩子以后,要全身心的抚养,哪怕工作再忙碌,经济状态再不理想,也

    不要轻易把孩子送给别人寄养,这不仅意味着你跟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

    从此断裂,而且也让孩子从小就产生了被家人遗弃的恐慌感,这种恐慌

    感如果不及时根除,将会像噩梦一般伴随着他的一生,对他未来的心

    理、人格乃至建立婚姻家庭都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母爱的重要就凸显出来了,她像一把保护伞,成为给孩子提

    供安全感的重要屏障。

    如果离开母亲,任何婴儿在他诞生的一刹那,都会感到极度的恐

    惧。甚至婴儿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也跟出生前没多大区别;他不能辨

    认对象,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能意识到外面的世界。此时,母亲

    就是婴儿唯一的保护伞,就是温暖和食物,是给他提供安全感的重要屏

    障。如果孩子一出世,母亲就离他而去,那么他将生活在一辈子缺乏安

    全感的恐慌当中,哪怕他将来长大了,成家了,这种恐慌也像警钟一样

    时时在他耳边敲响。

    童年的“分离创伤”对人的影响深远。被父母尤其是被母亲过早抛弃

    的孩子,潜意识中他(她)会认为是自己不好,至少不够好,所以

    才“被抛弃”。在后来的日子里,向世人证明自己“很好”,甚至“最好”成

    了他(她)矢志不渝的目标。

    王家卫电影《阿飞正传》中张国荣扮演的旭仔,就是个弃儿,电影

    里他一直在干两件事,一是不停地寻找当年抛弃他的生母,二是不断地

    抛弃和更换他身边的女人,二者看似互不相干,其实互相影响。他被生

    母抛弃被养母养大,导致他内心自卑,他不断地勾引各种女人,又不断

    地始乱终弃,是想证明自己在异性那里(也就是母亲那里)的独特魅

    力。

    “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地飞呀飞,飞得累了

    就睡在风里。这种鸟一辈子才落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在

    影片中,旭仔总是这样的自言自语,无疑,这种无脚鸟就是这个被母亲

    抛弃的“茫然困惑少年”,没有脚意味着无根,也就是没有家,不停地飞

    则代表对失落的母爱的不断追寻。

    (二) 跟母亲不同的依恋类型决定了孩子的不同人格特征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曾经系统的研究过婴儿与母亲之间依恋

    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如何满足婴儿对保护、喂养以及获得支持的需要

    的。鲍尔比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母亲离开婴儿让他单独待上一段时间,不同的婴儿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一些婴儿在母亲离开时并未出现太多的

    不安,而当母亲回来时却很高兴;另一些婴儿面对母亲的离开明显不

    适,会哭会闹,有严重的不安和焦虑,只有当他们的母亲回来时才会平

    静下来。鲍尔比认为这些婴儿有严重的“分离焦虑”,享受依赖,害怕孤

    独。还有一部分婴儿,在母亲离开时变得很忧伤,当母亲回来时,并未

    真正开心起来,反倒比较冷漠,甚至变得愤怒。

    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和她的同事们设计了一项20分钟的实验程

    序来研究“分离焦虑”——这项实验程序同样用于辨别婴儿是如何对待跟

    他们暂时分开的母亲的,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陌生情境程序”。在这项

    实验中,母亲和她的孩子进入一个很温馨,类似居住环境的实验室。母

    亲在实验室里坐下来,婴儿则自由地玩耍。隔了一会儿,一个婴儿不认

    识但很友好的陌生人走进来,然后,母亲离开实验室,只剩婴儿和陌生

    人在一起。不到五分钟,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在这个过程中,婴儿

    都是被录像的,研究者可以在实验之后看到婴儿的种种反应。

    经过多次研究,安斯沃斯和她的同事们发现了婴儿的行为也包含了

    三种不同的特征,这与鲍尔比的观点基本一致。其中第一组婴儿被安斯

    沃斯称之为“安全型依恋”,在母亲离开他们的时候,还可以自由的玩

    耍,他们不惧怕和母亲的短暂分离,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都无明显

    的抗拒感,对陌生人还很友好,甚至还希望得到他的拥抱,而当他们的

    母亲返回到身边的时候,很开心,此刻的表现则是跟母亲交流一会儿,然后继续在实验室探索新的环境。他们似乎认定母亲一定会回来,他们

    内心很安全。

    第二组被称之为回避型依恋,这组婴儿典型的表现是,当母亲离开

    的时候他们并不担忧,当母亲返回的时候他们也比较冷漠,就好像跟他

    们的母亲一直很疏远一样。对那位陌生人更是从始至终视而不见。

    安斯沃斯称第三组孩子为焦虑矛盾型这个组的婴儿在母亲离开时都

    很焦虑,甚至会出现大声哭泣以及激烈的反抗,当母亲不在实验室时,这些孩子很难平静下来,对陌生人更是像关闭大门一样完全拒绝,而当

    母亲返回实验室时,这些婴儿又变得很矛盾:一方面表现出似乎被遗弃

    的愤怒,另一方面,又潜藏着一种失而复得的欣喜。安斯沃斯在研究中进一步发现,这三组婴儿的母亲的行为也是各不

    相同的,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似乎对他们的孩子更为关注,也投入

    了更多的情感和鼓励,而回避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则对自己的孩子较为

    淡漠,甚至经常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焦虑矛盾型的婴儿的母亲则对

    自己的孩子较为情绪化,有时候爱的要死,有时候又烦的要命,情绪简

    直比林黛玉的脾气变化的还快。

    无疑,这三种依恋类型对儿童人格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安全型依

    恋的婴儿将来长大以后普遍跟母亲的关系融洽,且充满自信,在人家交

    往中也更积极主动,对陌生的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与陌生人也能够友

    好相处,将来走入恋爱婚姻都会一路阳光。而另外两种依恋类型的婴

    儿,跟母亲的关系不是疏远就是紧张,内心始终伴随着强烈的不安全

    感,对周围的环境也很不适应,将来进入社会很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

    系,恋爱婚姻也会频频触礁。其中,回避型依恋的婴儿长大以后会形成

    冷漠、古板的性格特征,别人很难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也很难进入稳定

    的亲密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年近三十的剩男剩女还从未

    谈过恋爱,或者结婚以后经常对伴侣漠不关心、被称之为“冷血动物”,就是源自这种童年和母亲的这种依恋类型,前面提到的美国经典影片

    《公民凯恩》中的男主人公无疑属于回避依恋型,影片在凯恩的母亲准

    备把年幼的儿子送走的场景中,我们分别可以捕捉到母亲冷静的性格和

    小凯恩冷漠的表情,此后这种“冷漠”几乎贯穿了凯恩的一生,他对政敌

    的不留情面,对两任妻子的不闻不问都延续了他童年时代母子关系

    的“冷漠”;而焦虑矛盾型婴儿长大以后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容易陷入对

    伴侣的过份依赖,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吵大闹,甚至寻死觅活,另

    外一些夫妻动不动就猜疑对方,总是担心戴绿帽,倘若追溯到婴幼期,跟母亲的关系无疑就是属于这种焦虑矛盾型的反映。

    实际上,安全型的依恋类型的婴儿,长大以后所拥有的亲密关系无

    疑比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要更稳定、更持久,也更多积极的情感。哪怕

    在遭遇感情的狂风暴雨时,安全型的人也较为平静,知道如何理智的处

    理好而又不会对伴侣造成伤害,而回避型的人则会像只狡猾的狐狸一样

    躲开了,焦虑矛盾型的则变得像只刺猬,暴躁不安。

    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

    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

    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

    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

    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

    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

    子“精疲力竭”,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分析,如果一个人在孩提阶段某些方面没有得

    到充分的满足,要么他的心理就从此停滞到这个阶段,不再前进了,就

    会沦为心理上的“侏儒”,其基本人格特征将伴随终生。要么就在成年以

    后寻求补偿,最明显的就是当他们进入一段亲密关系,这种依恋倾向就

    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

    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他

    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孩子气”,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

    毫的忽视和冷遇。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

    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关心自己,满

    足自己,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

    的。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猜

    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生气,哭闹,吵

    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

    在。”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三)母亲是我们来到茫茫人海之中看到的第一个安全岛

    母亲是我们来到茫茫人海之中看到的第一个安全岛,登上安全岛,孩子才会信心十足的开始探索世界、健康成长、和人交往。他们深信,如果受伤了,受挫了,可以随时回到这个安全岛来。这个安全岛,就是

    无条件的母爱,就是我们一辈子都不可或缺的安全感。

    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就为他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庇护所:这里

    不仅有适宜的温度,有自动的营养供给,这是婴儿的安全和舒适的生活

    世界。然而,当他与母体分离之后,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空气温度未

    必适宜,氧气和食物需要自己获取,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

    挑战。

    英国精神分析权威梅兰妮·克莱因认为:婴儿刚刚降临世上,第一

    时间并非快乐,而是恐惧,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倘若此

    时,他不能及时回到母亲的怀中,不能及时得到母亲的爱抚,不能及时

    获取母亲的奶水,他便会感到死亡的威胁。所以,婴儿为何都喜欢紧紧

    依偎在母亲身边,这是他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如果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在婴儿的心理留下一道伤疤。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婴儿大声的哭泣,那便是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恐

    惧,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哭闹。如果一些母亲对孩子缺少足够的爱

    心,或是因为在产后母亲的情绪不稳定,并未适应做母亲的角色,甚至

    认为婴儿是自己生活中的负担和烦恼的根源,或是天生脾气暴躁、缺少

    耐心,就会对婴儿的哭声充耳不闻,甚至大声训斥,于是就形成了这样

    的情况:婴儿有时候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有时候则不能,一旦需要

    得不到满足,他唯一所能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地大声哭闹。然后,他的

    需要终于得到满足。如此反复,这样的孩子始终无法建立起一个稳定的

    安全感,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只有不断的哭闹才能得

    到他所需要的食物,才能得到母亲的爱护。长此以往,孩子一方面学会

    了哭闹来吸引母亲的注意,另一方面,又对母亲总是冷落自己感到愤

    怒。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好像雷雨天气一

    样交替出现。从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孩子

    长大以后,会形成较为严重的情感依赖症,在亲密关系中索求无度,一

    旦未遂,就会又哭又闹,甚至以死来威胁。这种情感依赖症的根源就在

    于缺少安全感。

    在爱情方面缺少安全感的表现

    1、害怕孤单,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恋爱,有时候他并不是你真正爱

    的那个人,只不过是一种寂寞的替代品而已。

    2、总是拿自己和身边的人比较,总是处于一种自我否定的状态

    中,总是莫名其妙的乱发脾气,怨天尤人。

    3、哪怕他对我很好了,还不满足,觉得这不过是昙花一现,终有

    一天难逃被抛弃的结局

    4、只要跟他一吵架,就大喊大叫,情绪失控,甚至一哭二叫三上

    吊,动不动就把死作为要挟对方留住对方的绑票。

    5、把自己当成灰姑娘,盼望有一个白马王子通过爱情来拯救自

    己。

    6、把自己的身体当成挽回爱情的本钱,以此下注,飞蛾扑火。7、总是以泪洗面,靠伤心的回忆来扮演弱者的角色,蚕食别人的

    怜悯和关怀,自导自演苦情戏,博取对方的眼球。

    8、面对一个无良者一味忍让,一再退却,没底线,无原则。

    9、对爱情有严重的完美主义倾向,哪怕年近而立却永远不变的少

    女情怀,宁愿沉醉在白日梦的幻想中也不愿在现实中醒来。

    说到这里,各位读者可以根据以上内容自我检测一下,你是否总是

    感觉内心缺少安全感?如果是,那么,我敢断定,你从小就没在自己的

    母亲那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从而导致你内心总是空空如也、惴惴不

    安。

    (四)母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最初的自己

    其次,母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最初的自己,也在母亲的不

    断的关注中找到了自我的意识。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

    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

    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

    体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如果孩子在母亲的怀抱

    中不断生长,他的自我意识,他的安全感和认知度都将逐步完善。”

    如果他饿了,母亲的乳房就会自动送上来;他冷了,母亲会把他抱

    入怀中,他想排便,母亲就帮他料理,他看到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

    笑;如果他哭,母亲就来哄他;如果他表现好,母亲就夸奖他。所有这

    些经历凝聚并互相补充成为一种体验:那就是我是被人爱的。我被人爱

    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我被人爱是因为我长得可爱,更确切的表达

    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

    这是一个人最初的自我意识,也是他建立自我价值的第一步,更是

    他获得自信的本钱。

    用弗洛伊德的术语来说,这种愉快状态就是自恋的一种形式。母爱

    的体验让一个孩子感觉自己是一朵身处温室的里的花,他就有茁壮成长

    的需要,也让一个孩子从小安宁平和,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

    爱,因为母亲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八岁以下的儿童还

    不会去爱别人,但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会让他内心充满温暖。随着年龄

    地增长,孩子渐渐就要培养一种新的感情,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比如妈妈不高兴了,去逗妈妈开心,爸爸工作很忙,临出门前

    赖在他身边告诉他要早点回家,这是孩子懂得释放爱的开始——第一次

    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但从爱的最初阶段到爱的成

    熟阶段还会持续许多年。

    进入少年时代,一个人随着心智的逐渐成熟,就开始把目光投向周

    围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他慢慢懂得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

    —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予”比“得到”更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更能使

    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

    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

    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孤立无援、生病或者听话。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

    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

    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

    你。”

    “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眼中他看到自己”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

    特曾经如此动情地描述母婴关系,此刻,母亲仿佛一面镜子,婴儿在这

    面镜子里找到了自己,渐渐形成了对自我的认识。

    做过母亲的都知道,孩子从出生以后三四周,就开始通过看着母亲

    的眼睛、露出笑声和变换身体姿势等方式来寻求和“引诱”母亲的回应。

    如果母亲立刻作出了回应:看着婴儿、对他微笑、对他轻声低语,那么

    他们之间便形成了一连串的交互活动,实际上,婴儿此刻在吸引母亲的

    注意,也是把母亲作为一面镜子,确实自我的存在,当然,这都是无意

    识的。如果婴儿的种种挑逗行为得不到母亲的积极回应,婴儿就会表现

    出很“受挫”的样子,甚至会变得无精打采,就像一个得不到情人回应的

    姑娘此刻的沮丧心情。如果母亲看着婴儿总是带着一副毫无感情、毫无

    回应的面孔, 孩子在这面镜子里读到也是一副毫无感情、毫无回应的

    信息,渐渐的,这面镜子里照出的就是一个无感情、不快乐的自己。

    互相对视,关注彼此。这也让婴儿第一次体验到“成功”吸引母亲的

    喜悦。在这种互动中,婴儿的表情变得日益丰富, 实际上,成人男女

    之间对于接吻、微笑、身体关爱等方面的需求源于母婴相互间的注视、触摸、拥抱和语言的“交谈”。

    西方一些精神分析领域的专家普遍认为,母亲与婴儿的互动中自身的情感状态,对孩子的自我塑造具有枢纽性作用。换句话说,孩子最基

    础的情感启蒙来自母亲。母亲在亲子关系中,就如同一面镜子存在着。

    孩子在这面镜子中徐徐形成对自己的熟悉,并根据母亲的回应而徐徐形

    成自己的各种认同和适应,最后形成自我人格。因此,这面镜子在孩子

    自我的逐渐养成过程中,居于枢纽的位置。

    (五)母爱好似一杯水,让我们的身心不再饥渴

    母爱好似一杯水,让我们的身心不再饥渴。很多人不知道,在正常

    的两性关系中,我们对拥抱、亲吻、抚摸等身体接触的需求最早源自母

    亲。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除了需要母亲不断的奶水、还需要母亲不

    停的爱抚。没有被抚摸过的婴儿是长不大的。

    我看过一个材料,里面提到婴儿跟母亲的这种身体接触,将很大程

    度上决定孩子的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平衡发展。副交感神经系统由心脏诱

    发,促进心率协调,既能抗衡压力,又能维持内分泌的正常。如果一个

    婴儿出生以后很少得到妈妈的爱抚,那便会很糟糕,因为他的自律系统

    会变得很敏感,很脆弱,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点事情,也会让孩子产生一

    种错觉:妈妈可能不要我了。知道小孩子最害怕什么吗?就是被遗弃,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担心被母亲遗弃,这种潜意识会影响他的一生,即

    便长大以后,进入恋爱和婚姻状态也经常觉得自己会被遗弃,害怕被爱

    人遗弃。

    有研究指出没有被父母经常爱抚的婴儿,他们长大后的副交感神经

    特别脆弱,不懂得平衡内分泌和情绪,所以这些人特别容易患上高血

    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因为他们过分激活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的功能

    跟副交感神经的刚好相反,能让心跳加促、呼吸转急,压力荷尔蒙上升

    等,令我们处于紧张和自我保护的状态。副交感神经则减低心跳速度,加速肠道蠕动,减低便秘的机会,也会促进消化系统功能,有助身体平

    衡。所以父母应多爱抚孩子,给他们关爱,尤其是善用直接的眼神交

    流,让孩子感觉安全和被爱,这样能令孩子的副交感神经发育良好,平

    稳情绪。

    其实不光是人类,哺乳动物也很看重这点,我家的母猫当初一窝生

    下了四个小猫,我就经常看到母猫来回的在舔她的儿女们,开始我还以

    为只是替他们清洁,后来才渐渐懂得猫妈妈这么做,更重要是表达亲密

    关系,让幼猫安心成长,不致活在荒野的恐慌中。小时候我们需要父母的爱抚,长大了我们需要情人的爱抚,实际上

    是一脉相承的。我们通过这种爱抚重新激活爱,所以,心理学家有种说

    法,我们进入恋爱状态,就意味着我们又重新变成一次婴儿,在越相爱

    的情侣面前,我们就会变得越小,某种程度上,我们找的另一半就是我

    们父母的再造。

    相反,从小得不到父母足够的爱抚,就会患上“身体饥渴症”,长大

    容易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就把自己冰冻起来,拒绝跟一切异性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292KB,217页)